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

ID:39649299

大小:477.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8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13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解析:本题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知识。铵盐与烧碱共热时均能生成氨气,A项说法正确;浓硝酸与碳的反应中,浓硝酸只体现强氧化性,B项说法错误;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

2、O的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C项说法正确;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N2∶O2=4∶1)中不能复燃,但伸入NO2和O2(4∶1)的混合气体中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D项说法正确。答案:B2.下列关于NH3的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而炸裂试管,A项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可形成喷泉,B项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气体应从短口进,长口出,C项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直接插入到液面以下,容易引起液体倒吸,D项错误。答案:B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HNO3分解成了NO2B.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Fe发生剧烈反应解析:A选项,HNO3与Fe2+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接触生成NO2,错误;B选项,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错误;D选项,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答案:C4.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

4、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B.铵态化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可生成1molNO2解析:A项,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A正确;B项,铵态化肥与碱性化肥,如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混用,会发生反应NH+CO+H2ONH3·H2O+HCO,从而导致氮元素的流失,B正确;C项,硝酸可用于制氮肥(硝酸铵),

5、以及硝基苯和TNT(炸药)等,C正确;D项,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降低,当浓硝酸变成稀硝酸时,与铜反应生成NO,故生成N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D错误。答案:D5.11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来验证气体的“溶解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形成喷泉B.选用合适的溶液,CO2也能用于做喷泉实验C.HCl、NH3和SO2均能用该装置做

6、喷泉实验D.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做喷泉实验,烧瓶中将充满稀硝酸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喷泉实验的原理,即由于气体溶于水或某种溶液,导致烧瓶中的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产生足够的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A正确;CO2能与NaOH等强碱溶液反应,从而被吸收,也能与外界产生很大的压强差,故能形成喷泉,B正确;NH3和HCl属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SO2可以与NaOH溶液等反应,故均能形成喷泉,C正确;NO2和N2O4与水反应后有NO生成,故液体不能充满烧瓶,D错误。答案:D6.11碳和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

7、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在Z导管口可能有红棕色的气体出现D.在Z导管口出现的气体中含有CO2解析: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盐酸的酸性弱,所以在BaCl2溶液中通入CO2,不能生成BaCO3沉淀,A错误;NO和洗气瓶中O2反应生成的NO2溶于水生成HNO3,HNO3将H2SO3氧化成H2SO4,因此有BaSO4生成,B正确;若O2不足,NO有剩余,则Z导管口可能出现红棕色气体,C正确;CO2未参与反

8、应,D正确。答案:A7.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a、b、c、d、e依次可能是(  )(1)a和b混合气体变红棕色(2)c和d混合产生白烟(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浑浊A.O2、NO、HCl、NH3、CO2B.O2、NO、NH3、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