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

ID:39649522

大小:96.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8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4)含答案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所有史书都对此事件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专家推测可能是当时统治者钳制思想的结果。②为了理想,我们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迎难而上,而老师和家长们具体而微的关怀,更使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③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百花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秋天带着累累硕果渐行渐远,冬天来了,风花雪月的日子也离我们近了。④他似乎有一种超常的直觉,能够捕捉到事物美丽的瞬间,在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他书写生命的绽放,也由此体会生命的快意。⑤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

2、问题也络绎不绝,GDP上升的同时,污染严重、百姓素质不高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⑥历史学家黄仁宇爱读古书,他的《万历十五年》在叙事之中论古讽今,注重历史学著作的社会效益和经世致用。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答案 B解析 ①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使用正确。②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望文生义,应改为“无微不至”。③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借指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文;也指男女情爱的事。望文生义。④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使用正确。⑤络绎不绝:来往不绝,连续不断。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3、。用错对象,不能用来修饰“各种社会问题”。⑥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使用正确。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生的乐趣在于不断创造自己的精彩,享受酸甜苦辣的全过程,不必在乎结果,因为结果只有不同,没有好坏。B.到目前为止,人们总是重点落在“是否应该买房”“如何顺利获得住房”等经济考量或制度建议之上,而忽略由住房经济所主导的城市青年在经济感觉和社会想象上的整体变化。C.今日电子设备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它可以是随时随地的短暂阅读,也可以是睡前长时间的连续阅读。D.现在,人们不仅在意吃的是什么,还关心食物的来源、生产过程,一般来说,省掉包装、运输等中间环节

4、,当地产当地销能促进食品的安全程度。答案 A7解析 B项成分残缺,应在“总是”后加上介词“把”。C项前后矛盾,冒号后面列举了两种阅读体验。D项搭配不当,可将“促进”改为“提升”。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B.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C.您是享有一定声誉的科学家,光临我校演讲,舟车劳顿。招待不周,敬请谅解。D.你和我初中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答案 A解析 B项用语不看对象。C项“一定”体现不了对对方的尊敬。D项“惠存”是敬辞。4.下面文段有三处

5、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十三亿中国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正在进行一场“全民脱贫”大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所以只有用政策才能消除思想上的贫困,有了精准的扶贫方略能消除物质上的贫困,有了政府的智慧一定能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被扶贫者”是主力军。①不是只有用政策才能消除思想上的贫困。②。③。答案 (示例)②不是有了精准的扶贫方略就能消除物质上的贫困 ③不是有了政府的智慧就一定能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二、古代文化知识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

6、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答案 C解析 应为“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君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三、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1)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坦然面对人生、不羡外物的达观胸怀。(2)在《劝学》

7、中,作者借助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四、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池上早秋①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注 ①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