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检查-韩晓宁

心血管检查-韩晓宁

ID:39649592

大小:2.04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7-08

心血管检查-韩晓宁_第1页
心血管检查-韩晓宁_第2页
心血管检查-韩晓宁_第3页
心血管检查-韩晓宁_第4页
心血管检查-韩晓宁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检查-韩晓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血管检查心血管检查心脏检查视、触、叩、听血管检查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和周围血管征心脏检查心脏物理检查的价值初步判断有无心脏疾病及疾病类型指导辅助检查的选择紧急时指导治疗决策某些异常只有物诊能够发现心脏检查的基本条件安静环境适当光线:最好来自患者左侧患者取卧位,医生在其右侧听诊器:适耳,钟型和鼓型胸件视诊检查方法和内容检查方法视线与胸廓同高检查内容心前区隆起和凹陷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异常搏动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前区隆起: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5肋骨和肋间:儿童期心脏疾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胸骨右

2、缘第二肋间:主动脉弓动脉瘤、升主动脉扩张心前区饱满:大量心包积液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置: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范围:直径2.0-2.5cm不易看到的情况:胸壁厚,肺气肿,女性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生理因素体位:仰卧略上移,左侧卧左移2-3cm,右侧卧右移1.0-2.5cm体形:小儿上移,肥胖者上移,瘦长者下移病理因素心脏扩大:左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心脏移位:胸部疾病,腹部疾病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生理情况胸壁厚度、肋间隙宽窄剧烈运动与情绪激动时增强病理情况:心脏、非心脏增强:左室肥

3、大,高热、甲亢、贫血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包疾病,肺气肿、左侧大量胸水或气胸弥散:心功能不全心前区异常搏动心底部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弓动脉瘤、升主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心室肥大剑突下:右室收缩期搏动:右室肥大腹主动脉搏动:腹主动脉瘤鉴别:深吸气,触诊触诊检查方法和内容方法手掌→手掌尺侧(小鱼际)→手指指腹震颤触诊多用小鱼际内容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心尖搏动及异常搏动心尖搏动准确定位有助于确定收缩期增强或减弱:心尖部抬举性搏动

4、异常搏动:确定及鉴别剑突下搏动的鉴别:右室搏动:冲击指尖腹主动脉搏动:冲击指腹震颤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检查内容:部位、来源、时相意义心脏器质性病变的体征:先心,瓣膜狭窄能触及震颤者,多可听到杂音震颤时期部位常见原因收缩期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室间隔缺损舒张期心尖部二尖瓣狭窄连续性胸骨左缘第2肋间动脉导管未闭心包摩擦感特点:部位: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时相:收缩期和舒张期双相收缩期、前倾坐位、呼气末更明显产生机制临床意义: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叩诊相对浊

5、音界和绝对浊音界相对浊音界绝对浊音界正常心浊音界右界肋间左界2-3Ⅱ2-32-3Ⅲ3.5-4.53-4Ⅳ5-6Ⅴ7-9(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为8-10cm)心浊音界各部分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外原因导致心脏移位横膈位置的影响纵隔位置的影响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左心室增大心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靴形心)右心室增大心界向左增大左、右心室增大心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左心房增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梨形心)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增大,随体位变化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1、2

6、肋间浊音界增宽心脏病变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及肺动脉扩大心包积液的心浊音界变化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M二尖瓣区P肺动脉瓣区A主动脉瓣区E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T三尖瓣区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心率正常:成人60-100次/分心动过速:成人>100次/分心动过缓:<60次/分心律正常:规则,部分青年人可随呼吸改变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心率>脉率心音第一心音心室等容收缩期,是心室收缩的开始产生机制:收缩期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时瓣叶突然紧张产生振动特点:音调较低

7、钝,强度响,历时较长,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心尖部最响心音第二心音心室等容舒张期,是心室舒张的开始产生机制:血流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内突然减速及半月瓣突然关闭引起瓣膜振动主动脉瓣成分在前,肺动脉瓣成分在后特点:音调较高而脆,强度较弱,历时较短,在心底部最响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判别S1与S2的特点不同S1音调低钝,时限较长;S2调高而脆,时限较短S1在心尖部最响,S2在心底部较响S1至S2的距离较S2至下一个S1的距离短心尖和颈动脉的向外搏动与S1同步寸移法借助早搏进行判断心音第三心音心室快速充盈期末,第二

8、心音后0.12-0.18s产生机制:心室快速充盈末血流冲击室壁,心室肌纤维伸展,使房室瓣、腱索、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特点:音调低钝,强度弱,历时短,在心尖部及其内上方于仰卧位较清楚正常只在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心音第四心音心室舒张末期,第一心音前0.1s产生机制:心房收缩使房室瓣、瓣环、腱索、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特点:正常不能听到,病理情况下在心尖部及其内侧明显,低调、沉浊而弱异常心音心音强度的改变心音性质的改变心音分裂影响第一心音强度的因素心室收缩力瓣膜活动性心室充盈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