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ID:39650728

大小:36.5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8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最苦与最乐》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B.卸却(xiè)赔礼(péi)如释重负(shì)C.恩惠(huì)缠着(chán)自投苦海(tóu)D.坟墓(mù)大抵(dǐ)心安理得(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

2、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茶,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A.缭绕荡漾不是而是歇息B.环绕荡漾不是就是栖息C.环绕飘扬不是而是歇息D.缭绕飘扬不是就是栖息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5、选出下列

3、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96、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

4、革”换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7、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A.⑤①②④③B.⑤②④③①C.⑤②④①③D.⑤①④②③8、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C、皮肤藏污纳垢,缺

5、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9、给文段分一下层次,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②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③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为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④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⑤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⑥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A.①

6、②③④⑤

7、⑥B.①②

8、③④⑤⑥C.①②

9、③④

10、⑤⑥D.①

11、②③④

12、⑤⑥10、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9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

13、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11、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少年中国说》不是梁启超的文章。D.“少年智则中国智”是梁启超说的话。12、“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使用修辞手法是()A反问B设问C排比D对比二、问题理解13、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观点是:。14、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15、“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14、”这句话写了有些人的反面意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6、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17、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