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

《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

ID:39658594

大小:252.9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08

《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_第1页
《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_第2页
《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_第3页
《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_第4页
《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道敷设方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道敷设方式及设计要点地面以上敷设地面以上敷设通称架空敷,是管道敷设的主要方式,具有便于施工、操作、检查、维修及经济等优点下列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架空敷设:车间内管道厂区地形复杂(遇河流、丘陵、高山、峡谷等)地下水位高或年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厂区地下管道纵横交错、无地下管位对一些小口径管道,当有管架可利用时(经济)架空敷设按支架高度可分为:低支架敷设:在山区建厂时采用,管道保温层外表面至地表面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0.5m中支架敷设:人行交通频繁地段宜采用,管道保温层外表面至地表面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5m高支架敷设:

2、经过交通要道和跨铁路、公路时采用管道保温层外表面至地表面的净距一般在5.0m(5.5m)以上地面以下敷设地下敷设:地沟敷设和埋地敷设管(地)沟敷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方便检查维修,但费用高,需设排水点,易积聚可燃气体,增加不安全因素,污物清理困难等,地沟敷设: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通行地沟敷设:优缺点:维护和管理方便,操作人员可经常进入地沟内进行检修,但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使用场合:管道通过不允许挖开的路段管道数量多或管径较大,无安全措施,不得在通行地沟内布置窒息性及B类流体介质的管道设计要

3、点:单侧布置和双侧布置两种方法。保温层表面至沟壁120~150mm;至沟顶300~350mm;至沟底150~200mm,净宽应不小于0.7m;通行地沟的净高不低于1.8m地沟转弯处、分支处、尽头处和直段每隔200m距离(对蒸汽管道不宜大于100m)设一个人孔或安装孔通行地沟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照明电压不超过36V通行地沟内温度不应超过45°C地沟盖板须作0.03~0.05的横向坡度,以排走融化雪水或雨水。地沟底板应设0.002~0.005的纵向坡度,以便及时将管道漏水和维修放水排至安装孔内的集水坑内半通行

4、地沟优缺点:维护和管理较方便,可进入地沟内进行检修,但基建投资相对较大,占地面积大适应场合:当管道通过不允许挖开的路段管道数量较多,采用通行地沟难于实现或经济不合理时设计要点:半通行地沟的高度一般为1.2~1.4m.通道净宽单侧布置为0.5~0.6m,双侧布置不小于0.7m保温外表面离沟壁100~150mm,离沟底100~200mm,离沟顶200~300mm不通行地沟敷设优缺点:外形尺寸较小,占地面积小,与直埋方式相比,利于管道变形,地沟耗费材料少。但难于发现管道缺陷和事故,维护和检修也不方便适应场合:土

5、壤干燥、地下水位低管道根数不多且管径小,维修量不大对直埋管道,如有热位移,在转弯处或补偿器处宜设不通行地沟设计要点:在不通行地沟内管道布置方法及布置尺寸可参见国家动力设施标准图集(87SR416-1)或其它有关设计手册不通行地沟应设纵向坡度,坡度与坡向应与敷设的管道一致。地沟盖板上应有覆土层,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渗入管道或管道保温外表面离沟壁净距100~150mm,离沟底100~200mm,离沟顶50~100mm避免管沟平行布置在主通道的下面B类流体不宜设密闭的管沟内,不可避免时,应在沟内填满细砂,并定

6、期检查埋地敷设:其优点是利用地下的空间,使地面以上空间较为简洁,并不需支承措施;其缺点是管道易被腐蚀,检查和维修困难,在车行道处有时需特别处理以承受大的载荷,低点排液不便及易凝油品凝固在管内时处理困难,带隔热层的管道很难保持良好的隔热功能等,故只有在不宜采用其他敷设方式时,才予以考虑热力管道的直埋“管中管”预制保温管:结构由钢管、导线、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钢管:一般为无缝钢管,大口径采用螺旋焊接管导线:又称报警线,用于检测管道泄漏保温层:采用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主要技术性能:密度:80~100Kg/m3导热

7、系数:<0.35W/(m.K)抗压强度:0.5~0.6MPa抗拉强度:0.2~0.3MPa粘结强度:≥200KPa耐温性120°C(通用型)、150°C(高温型)保护层“管中管”预制保温管的保护层是高密度聚乙烯管,其性能如下:密度:8g/cm3断裂伸长率:>350%脆化温度:≤-60°C抗拉强度:≥20MPa维卡软化点:>120°C直埋管道敷设方式目前,直埋管道敷设方式主要有无补偿和有补偿两种无补偿方式:国内外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的理论基础,一是安定性分析理论,另一是弹性分析理论安定性分析理论本世纪60年代由

8、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提出的按应力分类法和塑性力学中安定性分析概念为基础的新的强度设计规范(简称ASME规范),该规范所采用的应力分为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及峰值应力。由热力管道内压及外载产生的一次应力不是自限性的。由温差产生的二次此应力是自限性的。对不同的应力规定不同的应力强度限制值,设计计算中,以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的组合形式来进行校核。实践证明,对于DN500以下的热力管道的敷设,采用这种理进行设计是可行的,也是最简单的,并证明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