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冰毯)新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

ID:39662434

大小:757.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08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_第1页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_第2页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_第3页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_第4页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低温治疗(冰毯)新进展问题1.亚低温治疗的定义?2.亚低温治疗的并发症?3.冰毯体温与水温的调节范围?4.冰毯后箱内酒精与纯化水的比例?目录1冰毯机简介2亚低温治疗3护理新进展冰毯的使用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简称冰毯机)降温法是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将水箱内蒸馏水冷却。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交换,促使毯面接触皮肤进行散热,达到降温目的。适应症:主要用于全身降温,广泛应用于颅脑疾病术前、术后的亚低温及各种类型的顽固性高热不退的病人。冰毯机全身降温法分单纯降温法及亚低温治疗法两种。单纯降温法适用于高热及其他降温效果不佳的患者;亚低温治疗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使用前准备:1.加水

2、:检查水位计水位 从机器后箱内的上水管处加水,水:95%酒精=1:9,共5000mL(建议使用纯化水)2.机器的安放将机器安放在床边或其他方便的地方,四个侧面应与墙壁或其他物体至少保持10cm以上,保证通风良好。3.电源的连接机器的电源线应插在有保护接地的三孔插座中,接地线不可接到自来水、电话等的地线否则有触电的危险。4.放置毯面; 将毯面平铺于患者身下(肩部到臀部),用连接管将主机管接头与毯面相应部位连接好。5.置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插头端插入主机侧板的传感器插口,并将传感器的另一端置于患者腋下。6.校对打开主机待循环稳定后,将体温计测得的体温与传感器测得的体温通过体温微调按校对。使

3、用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水箱是否漏水,水箱内水量适宜,水箱内水应现用现加,检查冰毯是否漏水。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导水管外用不导电的塑胶管包裹,以保护安全。   使用时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毯上不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影响效果,可用单层吸水性强的床单,及时吸除因温差存在产生的水分,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发生。同时使用冰帽时,双耳及后颈部应垫上干毛巾或棉布,以免发生冻伤。清醒患者足部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使用冰毯降温时应密切

4、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一次。定时翻身擦背,以每小时翻身1次为宜,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冰毯机操作流程调体温调水温↓↓开体温设置“ON”开水温设置“ON”↓关水温设置“OFF”关体温设置“OFF”↓拆机(先拆机,后去药)冰毯温度设置体温水温33℃--34℃4℃--10℃34℃--35℃10℃--15℃35℃--36℃15℃--20℃36℃--37℃35℃--40℃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和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如皮肤青紫等,表示静脉血淤积,血运不良,应停止使用。病人出现寒战时可加用冬眠药物,防止

5、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果,清醒病人不宜将温度调的过低。使用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以免形成水垢或变质,影响机器性能。冰毯机维护保养(1)在对患者冰毯机治疗前,需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检查包括:毯面、连接管、温度传感器、接地线等。(2)使用中及时观察水位计的水位指示,应不低于绿线。注意,补充水时一定要在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注水应达到红线处。(3)运行过程中,毯面应平整铺放,避免折叠或皱褶,不得硬拉,以免损坏。(4)主机的背板与两侧板设有通风孔,机器运行过程中,此处应与墙壁或其他物体保持10cm以上距离。(5)开始降温后,毯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可出现结露,注意保持干燥。(6)传感器温度的稳定,需

6、较长时间,在肛门内一般需15min左右,在腋下时间更长,需保证传感器与体表紧贴。冰毯机常见影响因素及措施①冰毯内水流被阻断。措施:使用前检查连接管接口是否完全插入主机接口;检查管路是否扭曲,毯子是否折叠。②接解报警。措施:使用中4小时检查1次探头是否与患者接触良好,肛温传感器是否插入患者肛门。③蒸馏水太少。措施:使用中检查水位线。④通风口填塞。措施:检查进出口处的格筛是否清洁干净⑤进出管接错。措施:使用前检查进出管是否接错。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是应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方法,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制的低温状态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降温的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降温和局部降温。头部局部降温通常难以使

7、脑温降至亚低温水平,而全身降温方法比较可靠。患者躺在降温毯上,通过体表散热,使中心体温降至所需温度通常为32~35℃。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适应证重型(GCS6~8分)和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广泛脑挫裂伤脑水肿导致的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常规无效的中枢性高热。具体而言包括:适用于脑挫伤而循环功能代偿良好者,躁动不安、高热、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者,以及有严重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居高不降者;还可用于结核性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