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

《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

ID:39662728

大小:267.60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19-07-08

《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_第1页
《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_第2页
《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_第3页
《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_第4页
《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税基本常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税务会计 (东北财大·安仲文版)主讲教师:王章渊(副教授)管理学院·会计系E-Mail:632722806@qq.com联系电话:62003987课程主要章节内容纳税基本常识和原理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关税会计、营业税会计、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会计资源税会计、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会计、房产税会计、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会计、土地增值税会计、印花税和契税会计、烟叶税会计企业所得税会计、个人所得税会计第一章纳税基础知识重点:税法的基本要素、税收管理体制、分税制难点: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复合计征方法主要章节内容税收与税法税法的构成要素税务机

2、关与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的基本程序第一节税收与税法税收: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依据是政治权力,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职能: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税法: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的分类以征税对象为标准: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以计税依据为标准:从价税和从量税、复合计征以是否转嫁税负:直接税和间接税以管理权限: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以税收与价格关系:价内税和价外税其他:实

3、物税和货币税;一般税和特别税、定率税和配赋税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我国采用属地兼属人原则,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方,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等权利客体: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共指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内容: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最实质性的的东西,税法的灵魂二、税法的分类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不同:基本法和普通法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不同: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税法征收对象不同:流转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资源税税法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不同:国内税法、国际

4、税法、外国税法按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权权限不同(分税制):中央收入税法、地方收入税法、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法CPA税法与其他税法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经、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财产行为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第二节税法的构成要素(1)总则: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义务人税法的个人概念:自然人、个

5、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征税对象(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计税依据(税基)和税目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价值形态(所得额、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等)和物理形态(面积、体积、容积、重量等)从价计征(按价值乘以税率,从价定率,从价税)和从量计征(按形态乘以单位税额,从量定额,从量税)税目,具体征税项目,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税率基本四种: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复合计征方法)、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派生税

6、率:名义税率、实际税率、平均税率、边际税率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率税率★幅度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从价定率、从价计征、从价税)增值税:17%、13%营业税:5%、3%消费税:化妆品30%城市维护建设税:7%、5%、1%教育费附加:3%企业所得税:25%、20%个人所得税:20%定额税率 (从量定额、从量计征、从量税)消费税:啤酒甲类250元/吨;乙类220元/吨黄酒:240元/吨汽油(含铅)1.40元/升;(无铅)1.00元/升柴油、航空煤油:0.80元/升复合计征方法从量定额+从价定率卷烟:甲类:56%+0.003元/支,乙类36%+0.003

7、元/支白酒0.5元/500克(或者500毫升)+20%注意单位换算问题:1吨=?公斤(kg)、斤、升%、‰、的换算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换算闰年、平年、大月、小月、闰月、平月关键概念理解:累进★全额累进(不合理)★超额累进(超过部分缴纳更高的税,适用更高税率)★速算扣除数(常数)=全额累进计算数-超额累进计算数★扩展:速算增加数★(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全额累进计算金额—速算扣除数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5005%0500-200010%252000——500015%1255000——2000020%37520000——4

8、000025%1,37540000——6000030%3,37560000——80000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