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

ID:39669868

大小:1.10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08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_第1页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_第2页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_第3页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_第4页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11G101-1一、柱平法施工图——柱平面布置图注明:各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相应层号,上部结构嵌固部位;1.列表注写方式1)柱编号:柱类型、代号、序号柱总高、分段截面尺寸、配筋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时,可编为统一编号,需表明截面与轴线关系。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框架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框架柱KZ框支柱KZZ芯柱XZ梁上柱LZ剪力墙上柱QZ2)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以上,以变截面或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根部标高

2、位置:KZ、KZZ——基础顶面标高XZ——根据结构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标高LZ——梁顶面标高QZ——墙顶面标高文案大全实用文档3)柱截面尺寸与轴线关系类型截面尺寸与轴线关系表示注矩形柱b×hb1、b2,h1、h2b1、b2,h1、h2可为负值圆柱直径db1、b2,h1、h2d=b1+b2=h1+h2芯柱按构造确定定位随KZ,无需注写与标准图集构造相同时,设计无需注写4)柱纵筋全部纵筋——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相等时注写;其余纵筋——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h边中部筋;注:对称配筋矩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

3、部筋。5)柱箍筋①箍筋类型1(m×n);m、n分别为b、n边肢数;②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例:φ10@100/250(φ12@100)——柱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250;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12,间距为100。注:圆柱采用螺旋箍筋表示为Lφ10@100/2506)需在表的上部或图中适当位置,画上工程设计的各箍筋类型图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并在其上标注于表中相对应的b、h和类型号。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注:抗震,箍筋肢数要保证柱纵筋“隔一拉一”

4、2.截面注写方式在柱截面上标注:柱编号、截面尺寸、角筋或全部纵筋、箍筋;芯柱截面标注:柱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全部纵筋、箍筋。注:1纵筋若有两种直径,需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称配筋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2柱总高、分段截面尺寸、配筋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时,可编为统一编号,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二、梁平法施工图——梁平面布置图1.表示方法:平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1)梁平面布置图,按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墙、柱、板一起采用适当比

5、例绘制;2)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3)不贴柱边且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2.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通用数值、原位标注特殊数值(取值优先)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无需绘制梁截面配筋图。1)梁编号——KLxx(mA)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m)、(mA)或(mB)屋面框架梁WKLxx(m)、(mA)或(mB)框支梁KZLxx(m)、(mA)或(mB)非框架梁Lxx(m)、(mA)或(mB)悬挑梁XLxx(

6、m)、(mA)或(mB)井字梁JZLxx(m)、(mA)或(mB)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注:(mA)为一端有悬挑,(m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2)梁集中标注内容集中标注五项必注值:①梁编号②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b×h;竖向加腋梁——b×hG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水平加腋梁——b×hG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宽;悬挑梁且根部与端部高度不同——b×h1/h2,h1为根部高度值;③梁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肢数例:φ10@100/200(4)——箍

7、筋为HPB300钢筋,直径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200,均为四肢箍;φ8@100(4)/150(2)——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200,两肢箍;注:(抗震设计中的L、XL、JZL以及非抗震设计中的各类梁)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分隔。注写时,先写梁支座端部箍筋,斜线后写梁跨中部分箍筋间距及肢数;④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同排纵筋既包含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用“+”联接二者。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形式:角部纵筋+(架立筋),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

8、长筋区别;注1:梁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可采用“;”加注下部纵筋配筋值;少数跨不同时,可采用原位标注。注2:架立筋一般与支座负筋搭接,可能非通长筋;⑤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低配腰筋),或受扭钢筋(腰筋)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梁腹板高hw≥450mm时,需配置,且对称配筋;G4φ12——梁的两个侧面各配置2φ12纵向构造钢筋共4φ12;受扭钢筋配置:对称配筋,注写总配筋值;N6Φ22——梁的两个侧面各配3Φ22受扭纵向钢筋,共6Φ22;集中标注一项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