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ID:39673941

大小:2.6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8

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_第1页
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_第2页
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_第3页
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_第4页
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房屋抗震设计基本知识第一节概述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构造地震: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释放能量约占总能量的99%。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地壳中断裂的形成或断裂的重新活动。一.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震级: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里氏震级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地震震级标准,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所释放出能量)的大小。用M表示(M=2~4有感;M>5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破坏;M>7强烈地震)2008年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其释

2、放的能量约为2.0*10^18焦耳,相当于50亿吨TNT炸药或25000个广岛原子弹的能量。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1960年智利大地震,里氏8.9级(后修订为里氏9.5级)。另外引发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地震美国一监测机构称里氏震级为9.0级。震源深度: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2.5%。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23.5%。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4%。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深的震源深度约650km。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往往是一个区域。震中距:至震中

3、的距离。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弱程度,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基本烈度:一定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普遍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在50年基准期内可能遭遇超过概率为10%(国家地震局批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与基本烈度一致。二.抗震设防指导思想与设防标准指导思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设防目标:遭遇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遭遇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

4、,可能损坏,经过修理后仍可使用;遭遇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第二节房屋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根据地震活动情况和地质条件等资料,选择场地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二.在进行建筑群体规划设计时,避免次生灾害发生三.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剖面、立面建筑的平立剖布置应规则对称,建筑物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减少地震时建筑物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按建筑结构实际需要设防震缝(沉降缝、伸缩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防震缝根据设防烈度、房屋类别、高度等因素有一定宽度的要求。四.选择技术经

5、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场地类别、基础、地基和施工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结构体系应有明确的计算简图与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延性对抗震结构构件,应合理选择尺寸、配置钢筋,避免剪切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压碎先于钢筋屈服、钢筋锚固粘结先于构建破坏尽可能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五.处理好非承重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关系围护墙与隔墙的拉结,女儿墙等六.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第三节地震作用地震作用是一种惯性力,它的大小与地面的加速度成正比。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刚度有关,与建筑物本身重

6、量成正比。地震作用的计算多质点:将质量集中于该楼层标高处第四节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平面力求简单、规整房屋最大高度限值抗震等级的确定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不同的抗震等级设计构造均不同抗震结构应为延性结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材料要求保证屋盖刚度——可以使框架与剪力墙变形一致框架梁宽≥200mm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满足轴压比的要求,提高柱的延性规范规定:柱轴压比构造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