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ID:39679188

大小:357.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_第1页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_第2页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_第3页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论述食品科孛200~VoL30,No.21399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文学方1,2,杨安树1,2~,陈红兵1,2(1.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2.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7)摘要:近年来,量-F点荧光标记技术已得到较快的发展,以其为基础开发的检测技术具有准确、灵敏、稳定、特异性高的特点,在生物医学方面已有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量予点的特性和相关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关键词:量子点;食品安全;快速柃测Applicat

2、ionofQuantumDotsintheDetectionofFoodSafety:AReviewWENXue—fang'。YANGAn—shu。,。,.CHENHong—bing,(1.StateKeyLaboratory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47,China;2.Sino—GermanJointResearchInstitute,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47,Ctlin

3、a)Abstract:Thelabelingtechnologyusingquantumdotshasgainedquickdevelopmentinrecentyears.Duetothecharacteristicsofaccuracy,highsensitivity,goodstabilityandhighspecificity,thistechnologyhasbeenextensivelyusedinthefieldofbiomedicine.Inthispaper,propertiesandd

4、etectionstrategiesofquantumdottechnologyarereviewed,whichwillextenditsapplicationinrapiddetectionforfoodsafety.Keywords:quantumdots;foodsafety;rapiddetection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630(2009)21.0399.0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贸易。当前,面对国内外食品安全新形势,迫切品安全关

5、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需要研制和开发灵敏、准确、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技术。“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1量子点光学特性事件,给各国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忧心忡忡。为此,许多国家尤量子点,又称半导体纳米微晶粒,粒径在1~其是发达国家投入巨资,逐步建立了⋯一整套预防、监1OOnm之间,主要由II~Ⅵ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其督、评估的预警体系。而开展食品安全研究,发展准中,以CdX(X:S、Se

6、、Te)研究较多,量子点接受确、快速、简便、灵敏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整个预激发光后能够产生荧光。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和解决食品安全隐患量子点具有以下特点【3_]:1)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发射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谱窄、对称、重叠小。激发光谱宽、连续町以使用目前,食品安全榆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CA)、一种激发光同时激发多种量子点而获得不同波长的荧薄层层析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光;发射峰窄、对称、重叠小,有利于提高测定的(HPLC)、GC—MS联

7、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1-,选择性和灵敏度;2)可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大小和组成来这些方法存在柃测时间长、灵敏度低、假阳性高、样调谐其发射波长,利用该特点可选择合适的量子点降低品前处理复杂、样品基质干扰重等制约因素,难以或避免背景干扰;3)荧光强度及稳定性高,可实现较长满足实际检测特别是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现阶段,我时间分析检测。国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很大程正因为具有如此独特的光学性能,量子点可作为一度上为我国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限制了我国的食种优良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

8、研究中。但是,直接制收稿同期:2009—07—17基金项日: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GQY2O1O);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赣教技字[2007]48号)作者简介:文学方(1985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wxf198508@163.com通讯作者:杨安树(1972一),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yanganshuxjh@yahoo.tom.cn400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