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

ID:39681342

大小:255.81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7-09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_第1页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_第2页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_第3页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_第4页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由于尚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上有根本性的生化差异,抗肿瘤药物都程度不等缺乏选择性作用。致使其毒性反应目前无法完全避免。限制了化疗药物在临床发挥作用。在肿瘤化疗时,必须从治疗获益和可能毒性来权衡用药的得失。对于姑息治疗,特别是疾病进展到相当程度的患者,某些远期影响可不计及。倘若治疗可达到延长生命甚至达到痊愈,此时,应预知所用的药物或方案可能招致的远期后果。目前可供患者具体选用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并不很多,而且初治疗效又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如能得心应手地处理抗肿瘤药物的

2、毒性反应也等于提高了疗效。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可按发生时序大致上分为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两大类。近期毒性反应一般指发生于给药后四周以内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大类。抗肿瘤药物的局部反应主要为抗肿瘤药物的局部渗漏引起组织反应或坏死以及栓塞性静脉炎,与一部分抗肿瘤药物的组织刺激性有关。药液外渗可引起疼痛、肿胀及局部组织坏死,或形成局部硬结、纤维化挛缩和溃疡。静脉炎可引起色素沉着。静脉输注外渗的一般处理原则为:1停止输液;2抬高肢体;3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4注入5-10毫升生理盐水

3、稀释渗出药物;5局部使用解毒剂(按不同药物);6局部外用类固醇;72%普鲁卡因局封;8冷敷;9局部用中药/硫酸镁;10记录;11报告。常用化疗药物中,属强刺激性的药物有ActD、ADM、MMC、VDS等,刺激明显的药物有:DTIC、VM26、Vp-16等。不少抗肿瘤药物引起栓塞性静脉炎,如ADM、DTIC、VM26、VDS、NVB、5-FU。静脉炎的处理防胜于治,药物应有一定稀释浓度,滴注时应调节好滴速。选择好静脉及深静脉置管均有意义。局部热敷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恢复。全身反应一、过敏性反应过敏反应分局部和全身

4、两种。局部变态反应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ADM、EPI等给药时较常见。如静脉使用氢考或生理盐水后消退仍可继续使用,但应慢速。用药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过敏性反应。可表现为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等。患者可自诉有瘙痒、胸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战、腹痛、排便感及焦虑。需立即停止输液并作相应处理。抗肿瘤药物全身过敏性反应的讨论均自左旋门冬酰胺酶始。目前临床上紫杉醇是引起过敏反应的重要药物,具有一型过敏反应的特点。常规使用预防性治疗,具体方案为:地塞米松或强的松、扑尔敏

5、、雷尼替丁用药前1天开始。其他值得一提有:VM26、VP-16、DDP等。二、发热发热伴WBC减少及感染为药物毒性的早期表现,也可是药物急性全身反应的一部分,与白细胞减少无关。引起发热的药物有:BLM、ADM、MTX(HD)、DTIC等。博来霉素BLM最易引起高热,常伴寒颤。一般在用药后2-4小时出现,通常为自限性毒性。偶有死亡。淋巴瘤病人更为敏感。应观察体温、血压及时补液、退热和应用激素。三.造血系统反应抗肿瘤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最初表现为白细胞的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减少,严重时血红蛋白也降低。抑制

6、程度与个体骨髓贮备能力。用药前有肝病、脾亢或曾行过放、化疗者更易引起明显抑制。不同药物对骨髓抑制的快慢、持续时间及各系抑制程度并不相同。亚硝腺类、环磷酰胺、阿霉素类、5-Fu、MTX、CBP、泰素类等对骨髓有重度抑制,最大抑制日在7-42天不等,恢复时间在14-90天不等。长春碱类、MMC为中度抑制。DDP为轻度抑制。过去白细胞受抑为许多抗肿瘤药的剂量限制毒性,目前造血因子应用已解决此问题。血小板减少目前通过输注血小板,不久将有血小板生长因子用于临床。贫血可行成份输血,也可用EPO。四.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

7、常较骨髓抑制出现早。可分为(一).食欲不振:出现于化疗后1-2天。无需特殊处理,孕酮类药物有助。(二).恶心和呕吐:为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化疗引起的呕吐一般分三种。急性呕吐是指化疗应用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呕吐。化疗应用24小时后直至5-7天所发生的呕吐称为延迟性呕吐。先期性呕吐似于条件反射,是指患者在前次化疗引起明显急性呕吐之后,尔后在化疗前所发生的呕吐。不同药物致吐性很大不同。分五组:第1组发生频率小于10%如BLM、VDS、NVB、MTX<50mg/m2。第2组发生频率10%-30%如泰素、健择

8、、MMC、5-Fu<1g/m2、VP-16等。第3组发生频率在30%-60%如CTX<750mg/m2、ADM20-60mg/m2、IFO、MTX250-1000mg/m2、EPI<90mg/m2等。第4组发生频率在60%-90%如CBP、DDP<50mg/m2、750mg/m290%如CTX>1500mg/m2、DDP>50mg/m2、DTIC等。还有年龄、性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