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ID:39682397

大小:980.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9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_第1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_第2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_第3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_第4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5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5 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提醒 (1)误认为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其实生长素的运输还存在其他方式,如单侧光使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2)混淆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等,而极性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辨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曲

2、线的三个区段(1)图中Oa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2)ab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不能认为抑制作用加强。(3)b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3.四种常考植物激素的产生与作用774.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2)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3)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4)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5)器官脱落、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6)种子萌发:赤霉素、细胞分裂

3、素促进,脱落酸抑制。(7)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题型一 植物激素及其应用1.(2018·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B.植物体内的激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C.植物激素调节基因组表达,其合成过程也受基因组的控制D.NAA、2,4-D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也属于植物激素答案 C解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特定部位或组织分泌的,并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A错误;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也能进行横向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错误;植物激素调节

4、基因组表达,其合成过程也受基因组的控制,C正确;NAA、2,4-D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属于生长素类似物,D错误。2.(2018·太原高三模拟)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处理,可使芦苇增高B.用任意浓度的2,4-D都可除去大豆田里的单子叶杂草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生产啤酒,可简化传统工艺、降低成本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答案 C解析 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芦苇增高,脱落酸没有

5、促进植株长高的作用,A错误;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除杂草的原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或杀死植物,B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可简化传统工艺、降低成本,C正确;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73.(2018·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检)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看,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B.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原

6、理是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D.“瓜熟蒂落”的过程中,乙烯和脱落酸均起调节作用答案 C解析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A正确;正常情况下,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称为极性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C错误;在“瓜熟蒂落”的过程中,除乙烯(瓜熟)外,脱落酸(蒂落)含量也比较高,D正确。题型二 生长素的“两重性”分析4.(2018·海淀区高三一模)在双子叶植物的

7、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答案 C解析 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项正确;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CC

8、处理组的弯钩没有打开,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B项正确;SA+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C项错误;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项正确。方法技巧 不同激素之间具有协同和拮抗关系——两种激素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