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ID:39683203

大小:23.3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9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_第1页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_第2页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_第3页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_第4页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一、为什么在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四、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

2、。其中,第2至第6章内容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而7、8、9章分别解释余下的三个问题。第10章进行了总结。第一章绪论对比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来肯定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成果,之后又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作者对比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提出中

3、国98年以后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快速增长。支撑这个增长的除了以上三点外,作者认为改进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加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

4、而选择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目标的原因是: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企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西方对中国进行政治与经济封锁,中国急需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关键。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中国人口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若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无法短时期完成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但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动员能力产生了直接的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部门,而且重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比较高,

5、而且资本的回报期很长。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2、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中国的外汇奇缺,导致汇率水平很高,进一步提高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3、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资本筹集和投入能力要求很高。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政策;3、通过压低劳动投入成本和能源、原材料成本实现重工业高积累的低工资和能源、原材料低价政策;4、为与低劳动报酬相适

6、应而实行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服务的低价政策。为了使资源能够配置到政府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需要建立一套与以上政策环境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1、建立金融管理体制。压低银行利率使得民众储蓄意愿下降,为了不使资本流入其他渠道,而建立垄断的金融行业。2、外贸外汇管理体制。外汇都必须以统一价格卖给国家银行。3、物资管理体制。由于价格被人为压低,致使需求被刺激起来,而国家为保证重工业优先获得资源,物资被高度集中,按计划配给。4、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纷纷建立。农产品价格被压低,压抑了老百姓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城市居

7、民的生活和满足工业的需要必须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在微观方面,全面剥夺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以防止国有企业剩余被侵蚀;为了便于执行低价收购并在低价下增加农产品收购数量的政策,农业集体化的速度便骤然加快。第三章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接下来作者分析赶超战略的各种弊端。中国在改革前虽然具有较高的增长率,但是这种增长率是低效的,同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直很缓慢,并始终未突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限。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第一、产业结构扭曲。通过扭曲产品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

8、并建立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保证资源优先流向重工业部门。后果是,生产结构中制造业部门的比例特别高,服务部门的比例特别小,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未得到利用。同时,在制造业中,粗加工的比例特别高,精加工的比例特别小。这种过重的产业结构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给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弊端。第二、微观经济效率低下。企业的成本统一核算,利润全部上缴,劳动者收入与贡献无联系,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