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 通讯十

寄小读者 通讯十

ID:3969065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寄小读者 通讯十_第1页
寄小读者 通讯十_第2页
寄小读者 通讯十_第3页
寄小读者 通讯十_第4页
资源描述:

《寄小读者 通讯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寄小读者通讯十冰心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儿童散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魅力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方法。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领略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唤起学生童年的回忆,也唤起学生心中的美好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与体会文中深挚的情感。教学难点:对文中一些比较难懂的文句的理解,以及文眼“我们之间弥漫着深深的痴和爱”的体会。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浓郁的歌颂母爱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美好情感,并理解生活的美好。因此除了阅读,还可以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

2、历,体会这种深深的爱意。冰心的散文极富语言的美感,课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之。还可以拓深学生的阅读,比如欣赏《纸船》和冰心关于母爱的其他名言。教学过程: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好不好?(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并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唱)同学们,这首歌曲唱出了为人子女者对母亲的深沉之爱和无尽感谢。是呀,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愿意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人。不管你是美丽还是丑陋,是多病还是健康,是富贵还是贫穷,母亲对你始终不离不弃。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人类亘古不变

3、的旋律,也是文学历久弥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著名的讴歌母爱、赞美母爱的儿童散文——寄小读者。(板书课题寄小读者通讯十冰心)。二、了解作者冰心同学们,上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请同学阅读课文并自己查资料了解作者。同学们都完成了吗?好,那么那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散文集:《樱花赞》《小桔灯》《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4、晚晴集》4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三、写作背景《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

5、,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母爱。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四、阅读课文,追忆往事1、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找出冰心通过母亲之口追忆了哪些童年

6、往事?你从母亲那儿听到了哪些童年往事?请告诉大家。五、体会冰心与母亲的“痴和爱”你爱自己的母亲吗?你和母亲的关系怎么样?冰心和母亲的关系又如何?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冰心和母亲关系的一句话。有人评论冰心的这篇通讯为“一把痴情泪,满纸荒唐言,于荒唐中现真情。”作者也说:“我们中间弥漫了痴和爱。”结合全文,谈谈哪些地方、那些文字体现了冰心与母亲的之间的“痴和爱”。1、母亲爱“我”有哪些?母亲痴信“我”什么?2、“我”对母亲的爱体现在哪些文字上?3、你能谈谈你对这种“痴和爱”的体会吗?在学生讨论发言过程中,教师在

7、点评时可以适当补充以下材料:歌颂母爱的名言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2、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3、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4、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5、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46、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8、孟郊一个母亲一生撒的八个谎!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