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设报告

数据库课设报告

ID:39693412

大小:1.4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09

数据库课设报告_第1页
数据库课设报告_第2页
数据库课设报告_第3页
数据库课设报告_第4页
数据库课设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据库课设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报刊订阅管理系统专业:12级物联网授课班号:6242850学号:1262410224姓名:任维豪指导老师:刘景2015年01月11日14目录一.概述21.1设计背景21.2设计目的21.3设计内容与意义2二.业务功能与分析22.1系统的业务流程22.2各种数据管理功能3三.概念模型设计33.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3.1.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43.1.2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43.2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4四.逻辑模型设计74.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74.2数据库关

2、系图8五.数据库创建与功能实现85.1创建表和数据库85.2功能展示10六.总结与展望136.1心得体会136.2问题与展望13参考文献13一.概述1.1设计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系软件和系统的成熟,报刊如果简单方面订阅成为一14个影响多数人生活的问题。而建立报刊订阅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经过三年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大的提升,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通过学校提供的这次课程设计实践的机会,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历经两周时间,我自行设计一套报刊订阅系统,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将以这套报刊订阅系统为例,谈

3、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1.2设计目的应用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论学习,通过上机实践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关于MicrosoftSQLServer2005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对于给定结构的数据库的创建、基本操作、程序系统的建立和调试以及系统评价。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关于关系数据库原理的有关知识和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对于给定实际问题,为了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

4、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1.3设计内容与意义在选题上,我选择了报刊订阅管理系统。通过对某企业的报刊订阅业务进行分析、调查,设计该企业的报刊订阅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录入功能、订阅功能、查询功能、统计功能、用户管理。二.业务功能与分析2.1系统的业务流程用户在登录以后按照各自的身份权限将会跳转不同的控制页面。如普通用户将只有修改个人信息和订阅报刊的权限,而部门经理除了以上权限还可以查询部门内部的报刊订阅情况,管理员则在部门经理的权限基础上拥有增删查改用户的功能、增删查改报刊的功能等等。1

5、42.2各种数据管理功能1、录入功能:录入订阅人员信息、报刊的基本信息;2、订阅功能:订阅人员订阅报刊,并自动计算所需金额;3、查询功能:按人员查询、按报刊查询、按部门查询有关订阅信息;4、统计功能:按报刊统计、按人员统计、按部门统计报刊订阅情况;5、用户管理:对各类注册用户通过SQL脚本进行管理,允许对注册用户进行插入、查询、修改。三.概念模型设计3.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概念结构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和支持数据库的DBMS。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型,其主要特点是:(1)概念模型是反映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概念模型

6、应能真实,充分反映现实世界,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2)概念模型应能易于理解。概念模型只有被用户理解后,才可以与设计者交换意见,参与数据库的设计。(3)概念模型应当易于更改。由于现实世界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改变概念模型,易于更改的概念模型有利于修改和扩充。(4)概念模型应易于向数据模型转换。概念模型最终要转换为数据模型。设计概念模型时应当注意,使其有利于向特定的数据模型转换。143.1.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1)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2)自底向上:

7、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模式。(3)逐渐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的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4)混合策略:即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其中最经常采用的策略是自底向上的方法。即自顶向下地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向上地设计概念结构。这个报刊订阅系统就用这种方法。3.1.2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第一步是进行局部视图的设计:由于高层的数据流

8、图只能反映系统的概貌,而中层流图能较好的反映系统中各局部应用的子系统组成。因此我们先逐一的设计分E-R图。第二步是进行视图的集成:各子系统的E-R图设计好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将所有的分E-R图合成一个系统的总E-R图,一般有两个方式,多个分E-R图一次集成,另一种是一次集成两个分E-R图。我想采用一次集成两个分E-R图的方式。3.2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本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