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

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

ID:39694042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9

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_第1页
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_第2页
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_第3页
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_第4页
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标题】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作者】刘慧【关键词】 梵高绘画  风格  成就【指导老师】秦孟立【专业】美术学【正文】【标题】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作者】刘慧【关键词】 梵高绘画  风格  成就【指导老师】秦孟立【专业】美术学【正文】【标题】浅谈梵高绘画的风格【作者】刘慧【关键词】 梵高绘画  风格  成就【指导老师】秦孟立【专业】美术学【正文】引言油画随着流逝的岁月不断成长发展,我们可以从小间距的差异中觉察到新因素的萌生和涔化;从大间距的差异中感念到画家心态的变迁,而画家的心态,往往就是社会和历史的

2、缩影,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面前,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但是现在他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已经被人们所认同,不过他杂乱无章,扭曲,变形的绘画以及他的一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争议。可是要正确看待梵高及其艺术我们必须利用唯物辩论法把它一分为二,冷静的看待这个问题。正面讲,梵高是一位后印象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对现代绘画产生强烈影响;梵高追求艺术激励并感动了世界。梵高的一生很短暂,但其契而不舍、持之以恒、

3、勤谨奋斗、舍生艺术的精神让世人传颂;在世界拍卖行,梵高的作品屡创新高,在世界十大艺术拍卖榜中梵高作品占据三分之一,让世人惊叹。反面来说,生活中梵高是一个失败的人,他的性格注定他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所以最终以自杀方式结束一生,梵高自杀后他的作品由弟媳公开,随即引起艺术界轰动;梵高反艺术教育,自成体系,极力排斥学院式教育,以至砸烂教具,后又挑战艺术沙龙。他跳动的笔触,不够严谨的造型,以至于被误认为儿童涂鸦。导致今天许多中学生把造型和色彩上的缺陷与“梵高式绘画”相提并论;现在有的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而

4、效仿梵高自杀,认为这才是艺术的真谛,其实这种自杀式对艺术真谛的探求是不可去的,艺术再现和揭示美,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不应该是全部。梵高的事例是个案,是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追求。如今艺术高考生只为读书而学,画师又为金钱而作,浮躁心态下的艺术难以沉淀。所以我们不可以单一的说梵高及其艺术的好与不好,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一、梵高生平及其艺术形式和精神的基本特征温森特?梵高(1853——1890)——是继伦勃朗之后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出生于荷兰牧师之家,27岁之前频繁的更

5、换工作,早期做过店员,教师,传教士,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绘画作为自己的职业,在海牙做店员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艺术知识,为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打下了基础,其最初的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1886年,在弟弟提奥的带领下来到巴黎,在那里他结识了劳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义小组的成员,之后他的调色板变亮了,开始告别过去的作画方法。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任何自然特

6、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非凡性。梵高在短短十年的绘画时间里,创作了1500多幅油画和素描,却几乎从未能觅得买家,只能长期依赖弟弟提奥在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最后,37岁的梵高在绝望中开枪自杀了??????他的一生,就正如毕加索所说:“这人如不是一位疯子,就是我们当中最出色的。”梵高的的一生是寂寞、清贫和不幸的,但他留给人类的是不尽艺术宝藏。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是在借鉴印象主义绘画之上又反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印象主义表现的是眼睛直接看到的非常客观的东西,而后印象派能够先看到自己主观的感情

7、,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这种色彩是否是客观物体的原来色彩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用这种表现形式来表达人类自身内心的一种主观情感,所以这种画派更多的是认为不能像印象主义模仿世界,而是表达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梵高艺术语言——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的一切创造成果都具有更深刻、更富有启示性的意义。凡高似乎对线条所能蕴含的情感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在发挥线条笔触的表现性方面,他和荷兰画派不无渊源,但伦勃朗慎密而阔

8、达的笔触与创作主体精神状态的联系是隐晦的,也是相当有限的,而凡高则把伦勃朗绘画中只有元素的东西,作为方法析取出来,使之明确、纯粹,带着原始的表情,推向极端;在用色上梵高完全使用纯的光谱色作画,他善于运用互补的色彩对比,或者相互交融,或者相互对立,以增强色彩的精神性,沟通悸动、紧张、动荡不安的心灵。这不只是一个如何使用色彩的技巧问题,而是色彩观念从物到人的一种深刻的改变。凡高以运动的色彩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即眼睛能够把前一个感觉中的色彩印象移入后一个感觉,因此要表现心灵运动,就应该把前后两者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