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案件概述

治安案件概述

ID:39695265

大小:72.5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9

治安案件概述_第1页
治安案件概述_第2页
治安案件概述_第3页
治安案件概述_第4页
治安案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安案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治安案件概述一、治安案件的概念:治安案件,也称治安行政案件,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调查并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行政制裁的法律事实。二、治安案件的构成要件:①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嫌疑行为的发生,这是治安案件成立的前提条件。(事实)②公安机关通过法律程序予以受理,这是治安案件成立的法律程序条件。(法律)三、治安案件的种类与具体案件名称:151个案由,238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四、查处治安案件的基本原则:(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二)合法、公正

2、、公开、及时的原则;(三)“过罚相当”原则;(四)尊重与保障人权原则;当事人在接受公安行政调查、出发或处理的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①知情权;②陈述、申辩和质证权;③申请公安机关的办案民警的回避权;④申请法律救济权;⑤特殊当事人主体的权利。(不满14周岁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保护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五)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①实施公安行政处罚过程中,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区别对待(精神实质)②在查处治安案件过程中,应严格谨慎使用强制措施,要尽

3、量依法进行公安行政调解,防止民间矛盾激化。五、查处治安案件的法律依据:最主要组具体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6年3月1日生效。其前身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定义: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尚不构成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管理法律规范,应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行为。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前提:治安违法行为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②违反了治安管理法律规范;③应当受到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处罚。四、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体:是指由国家治

4、安管理法律规范所保护的,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五、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具体的、客观的。六、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一)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①《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②理解:a、负有完全违法责任年龄段为已满18周岁得人。b、负有不完全(减轻)治安违法责任的年龄段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c、完全不负(免除)治安违法责任的年

5、龄段为不满14周岁的人。③刑法:《刑法》规定: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具有法定责任能力①年龄要素;②精神状态要素;a、《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3条规定:“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6、。”b、对精神病的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公安机关的安康医院或者其他有鉴定资格的精神病医院进行。c、鉴定内容:一是行为人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时,是否处于精神不正常的状态中;二是其精神状态的不正常,是否达到了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严重程度。③特定的生理因素:《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4条规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三)关于醉酒的人的责任能力《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与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

7、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观方面(一)主观故意:①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而希望或者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②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而不加控制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主观过失①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遇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于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②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于发生这

8、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八、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含义:是指二人以上处于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共同实施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二)特征:①两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人中至少有两人以上具有责任能力(年龄、精神状态)。②两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人必须是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