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

ID:39696793

大小:200.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9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1共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8分,每小题4分)文学的审美泛化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散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而走向了泛化。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

2、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因为旧的文学样式因其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滞后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开拓,从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

3、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有人说,当前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漠视和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还

4、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悬念丰富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称之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之为文学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

5、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文艺评论》,有删节)1.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B.文学泛化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已经失去生命活力,并将最终消失。C.它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D.当前许多文学作品审美属性弱化,甚至去审美属性化,这与文学走向泛化不无关系。2.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A.文学的内

6、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B.广告文学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泛化之列的。C.旧的文学样式因其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使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滞后。D.无论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共12分)湿湿的想念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

7、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看不到了,爷爷,你

8、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