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ID:39705356

大小:2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9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_第1页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_第2页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_第3页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_第4页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一节救助措施第二节法律责任第一节救助措施一、救助措施的概念和立法意义救助措施是有关单位和部门依据对遭受家庭成员非法侵害的受害人的请求为其提供的旨在保护或恢复其权利实现的各种救援和帮助的手段及方法。立法意义:1、设立救助措施,是完善婚姻家庭法的重要举措。2、设立救助措施,顺应了保护婚姻家庭关系的新形势。二、实施救助措施的主体依照《婚姻法》第43条、第44条的规定,实施救助措施的主体是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单位和公安机关。三、实施救助措施的条件及方法实施救助措施以受害人自愿行使请求权为前提。救助的具体措施包括劝阻、调解和制止。第二节法律责任法律

2、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一、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与行政处罚相对应的,特定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其他组织,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但尚构不成犯罪的组织或个人的处罚是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就是行政责任,它是一种惩戒性行政法律责任。(一)行政责任的形式·具体形式包括:警告、罚款、拘留。(二)行政责任的适用范围·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形主要为: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出卖亲生子女、拒绝及阻碍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公务的行为。二、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家庭成员违反婚姻家庭法或其他民事法律规范,侵犯了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一)侵害家庭

3、成员人身权利的民事责任(二)侵害家庭成员财产权利的民事责任三、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明确规定了侵害婚姻家庭关系的犯罪,包括:(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指以暴力的方法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二)重婚罪,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三)破坏军婚罪,指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同居的行为。(四)虐待罪,指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等方法,摧残、折磨家庭成员,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行为。(五)遗弃罪,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

4、行为。思考题1、在《婚姻法》中设立救助措施的立法意义是什么?2、违反《婚姻法》规定的义务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