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ID:39706087

大小:119.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重点_第1页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重点_第2页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重点_第3页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重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现代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渐掌握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是里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熬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障碍;第四,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产生,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一定联系;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

2、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广大农民日益贫困化。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4.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渗透。5.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6.林则徐著作:翻译《地理大全》成《四洲志》魏源著作:《海国图志》7.《资政新篇》内容:政治,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经济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事业,奖励科技发明机

3、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思想建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性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8.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没有依靠科学的理论;未能正确对待儒学;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9.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械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局张之洞湖北枪炮厂);建立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自身的封建性;对外

4、国的依赖性;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11.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维新变法:政治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路,取消国家供养特权。4→_→NGU大学生中介,做大学生最友爱的中介品牌经济保护奖励工商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总局地方设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注重农业发展,广办邮政,修铁路,编制国家预算,建立各种组织。军事裁撤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文教创立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

5、堂,地方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翻译西方书籍,准许组织学会。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失败的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1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3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要不要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14.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给人们

6、思想解放;促使经济社会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新的积极变化;推动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1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根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观,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核心。16.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1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第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始终不是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二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大。第三主要以纺织食品为主的轻工业缺乏工业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技术落后依赖外国。第四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落后劳

7、动生产效率低。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8.三种政治力量: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三种建国方案: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继续走半殖民半封建路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19.1915陈独秀发表《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始。20.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结合。22.国民党一大后的性质:工人阶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