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证明举例》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

ID:39706912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9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_第1页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_第2页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_第3页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_第4页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二数学《证明举例》课题:22.4证明举例(4)一、教案设计思考与亮点教案设计思考:本节内容为证明举例的第四课时,用二次三角形全等来证明有关问题,教案的设计力求通过师生生动活泼的问题研究,不生搬硬套固定的解题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与创设过程。教学中,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构建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整个一堂课,始终是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进行,师生思维协调同步,处于“共鸣”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效。教案设计亮点:1、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既可以消除学生“模仿例题”的习惯,又可以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个

2、性,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2、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对例题的简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验证,同时引导学生修正猜想。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尝试命题教学,学生掌握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2)会用二次三角形全等证明几何问题。2、能力目标:(1)了解猜想证明与反驳、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2)经历了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和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综合分析方法。3、情感目标: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二次三角形全等进行几何证明。难点:举出反例

3、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四、教学过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几何证明。(写课题)一、文字命题证明请同学们看这样一道例题:例7:求证: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一)提问:1、文字命题的证明有哪些步骤?2、这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分别是什么?(二)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画图,写已知和求证。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并抽一份点评,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和完善)AA’BCB’C’DD’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B=A’B’,BC=B’C’,AD、A’D’分别是BC和B’C’边上的中线,AD=A’D’。求

4、证:△ABC≌△A’B’C’[归纳小结]对于文字命题,我们先要读懂题意,正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再着手解题。(一)讨论与分析:我们如何来证明△ABC≌△A’B’C’,用什么方法?同学投入讨论。(学生思考并讨论,互相启发,自我教育,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解题思路。)追问学生:1、你怎么想到证∠B=∠B’?2、如何证得BD’=B’D’?你们能自己完成这道题的证明了吗?(二)独立书写证明过程:证明:∵AD、A’D’分别是BC和B’C’边上的中线(已知)∴BD=BC,B’C’=B’C’(三角形中线定义)又∵BC=B’C’(已知)∴BD=B’D’(等式性质

5、)在△ABC和△A’B’C’中BD=B’D’(已知)AB=A’B’(已知)AD=A’D’(已知)∴△ABC≌△A’B’C’(S•S•S)∴∠B=∠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在△ABC和△A’B’C’中AB=A’B’(已知)∠B=∠B’(已证)BC=B’C’(已知)6∴△ABC≌△A’B’C’(S•A•S)(可能还有学生通过证AC=A’C’,从而得到△ABC≌△A’B’C’。此时教师均给予肯定,然后指出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简捷的方法,培养学生优选的数学思想。)(五)[归纳小结]在这个命题的证明过程中,有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其

6、中第一次证明所得的两角相等,成为第二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种将上一步推理所得的结论作为下一步推理条件的情况,在证明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变式训练(一)完成了上述命题的证明:若将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改成“一边上的高”,命题是否成立?(学生独立思考,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图)估计学生回答此命题仍成立,请学生说明理由。老师问还有没有其它意见?若学生没有意见,教师进行反驳,将学生所画的图作如下改变:AA’DBCB’D’C’(通过老师画图操作,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获得直观的认识)然后提问:1、观察△ABC≌△A’B’C’中条件是否符合题意?2、此时

7、,△ABC≌△A’B’C’吗?为什么?3、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这是个假命题的?(二)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再思考)1、修正上述命题,使之成为真命题。2、若改变“一边上中线”为“一角平分线”,其它条件作怎样变化,命题仍成立,留作同学课外思考。[归纳小结]由上可见,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要积极大胆,又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不断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二、巩固练习:如图:已知:点D、E分别在AB、AC上,BE和ADC相交于O点,且DB=EC,要证明OB=OC,还需要增加什么条件?6DOEBC(一)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思维,勇于探索。(二

8、)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发表见解。(三)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由学生自己来评判是否正确。(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探究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能力。)一、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