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ID:39716917

大小:289.0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10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实验班)试题卷2018.4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2.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

2、,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

3、。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丝绸之路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

4、9的感慨,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

5、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交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

6、正的“命运共同体”。(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丝绸之路涉及陆路与海路,陆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海路则直到明代才逐渐兴起。B.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说后,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就被载入史册。C.中亚、中东及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找到阿凡提的原型,因为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D.在丝路文化这一多种文化混合体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创作出不少具有创新性的作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简介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7、再逐层论述丝路文化的交流碰撞及产生的成果。B.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作者从其交流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等方面展开论证。C.对于丝路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丰硕成果,文章具体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D.文章在论证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丝路文化源于丝路、依托于丝路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丝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不同地区的物质交流最终可以带动并促进文化的交流。19B.如果没有中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就不可能出现19世纪初中西文学共鸣的局面。C.佛教文化在中国与儒家文化在欧洲的表现足

8、以证明:文化输出可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D.要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西方与各国之间不同文化的交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英雄佛刘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