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

ID:39720451

大小:125.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0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

2、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自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

3、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线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

4、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保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B.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联系。-13-C.恻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

5、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D.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以“孺子将人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B.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C.恻隐之心绝对无误是基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否则就不一定能成立。D.文章主要按照提出论题、辨析概念、分析作用意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恻隐之心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恻隐会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痛苦,因此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恻隐比自爱更

6、重要。B.仅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如果它不能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C.如果社会的治理者只是从恻隐之心出发施政,那么这种治理方式只能算是人治。D.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水底的微光任紫钰他试了试水,温的。一群孩子聚集在浅水区,水汽笼罩着他们,只能听见他们说笑的声音,像哗哗的流水。这个游泳馆有些年头儿了,暗沉的池水映着斑驳的墙壁,到处都雾蒙蒙的。来这里的多是周边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工人,像他和他的工友们。这是个星期二,深水区空无一人。他对自己说

7、,“很好,很完美。”此时在他的心里,游泳就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只有在无人之处、安静时分才显出意义。只几秒的时间,水便淹没了他,从脚趾到头顶。在润滑的温暖里,他想起了四面环山的故乡,想起了大海。现在,他北上打工,离海更远了。他只能偶尔来这池水里想象大海,想象自己抓住了海的一片衣角。-13-他将头深埋进水里。水淹没了他的五官,阻断了他与世界那细若游丝的联系。拍拍耳廓,能听见孤独的回声。在这回声里,他不断下沉。终于,他的脊背接触到池底,他的身体微微发颤。他竟然想起了社区的图书室。图书室不大,十几平方米的样子,里面逼仄地挤着几排书架。闲时,他总爱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