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

ID:39724172

大小:2.1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10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_第1页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_第2页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_第3页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_第4页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_第5页
资源描述: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时差相关系数KL》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四章 景气指标选择方法4.1景气指标选择的基准4.2时差相关分析4.3K-L信息量4.4基准循环分段平均法4.1景气指标选择的基准2一、经济景气分析发展概述1888年巴黎统计学大会上,法国经济学家开始用黑、灰、淡红和大红几种颜色测定法国1877年到1881年的经济波动。1903年英国用“国家波动图”描述宏观经济波动。1909年美国巴布森统计公司发布了巴布森经济活动指数。1911年美国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编制并发布了涉及股票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等的景气指标。1917年哈佛大学编制了“经济晴雨表”和“哈佛指数”。1920年英国伦敦与剑桥经济研究所编制了英国商业循环指数

2、。1922年瑞典经济统计学家编制了瑞典商情指数。1925年德国景气研究所发布了德国一般商情指数。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31950年NBER经济统计学家建立了新的景气监测体系,采用了扩散指数。1961年起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从民间研究走入官方实际应用阶段,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在指标构成和体系构造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合成指数、预警信号指数,季节调整方法日趋成熟。20世纪70年代起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初步定型,并出现国际化趋势。1979年美国建立了国际经济指标系统,欧共体也开始研究成员国景气状况监测系统。1984年日本开始研究区域景气变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更多的亚洲

3、国家开始建立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统计体系及统计方法的不断的完善,统计的种类越来越多,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庞大。如何从众多的经济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且可靠的景气指标,这就是我们本章要学习的内容。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4二、景气指标的选择基准形成并影响景气波动的不仅有产业的活动,还包括就业、金融、财政、消费、物价、库存、贸易等领域的经济活动,因此收集数据时应尽量包含这些领域。具体包括以下几条基准:1、经济上的重要性2、统计上的充分性3、经济的适时性4、与景气波动的对应性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5景气指标的类型:指标类型含义选取标准举例先行指标在经济全面增长或衰退尚未

4、来临之前就率先发生变动的指标,可以预示经济周期中的转折点和估计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推测经济波动的趋向。从经济意义上分析,有明确、肯定的先行关系;与基准循环峰值相比,其峰值至少领先3月以上,且在最近的连续3次周期波动中,至少有两次保持先行,领先3个月以上。通货膨胀率投资品价格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步指标伴随经济的涨落而变化的指标,又称为一致指标,其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与经济运行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一致,综合反映了经济总体所处状态。从经济意义上分析,同步指标应与其基准循环有明显同步特征;与基准循环的峰值接近,峰值差别在2个月以内。商品销售额劳动力失业率滞后指标在经济波动发生滞后才显示作用

5、的指标,它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和谷的一种确认,可以对先行指标显示的信号进行验证。从经济意义上分析,应与其基准循环有肯定的滞后关系;与基准循环相比,峰值要滞后3个月以上。城乡居民储蓄额商品库存职工工资总额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64.2时差相关分析法一、概念时差相关分析是利用相关系数验证经济时间序列先行、一致或滞后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二、计算步骤1.计算时差相关系数时差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是以一个重要的能够敏感的反映当前经济活动的经济指标作为基准指标,一般选择一致指标作为基准指表,然后使被选择指标超前或滞后若干期,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2.比较不同延迟数的相关系数在选择景

6、气指标时,一般计算若干个不同延迟数的时差相关系数,然后进行比较,其中最大的时差相关系数被认为反映了被选指标与基准指标的时差相关关系,相应的延迟数表示延迟或超前的期数。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7计算公式如下:设时间序列y为基准指标,时间序列x为被选择指标,r为时差相关系数,则:式中l表示超前、滞后期,l取负数时表示超前,取正数时表示滞后,l被称为时差或延迟数。L是最大延迟数,nl是数据取齐后的数据个数。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8下面以我国钢产量增长率的时间序列为例,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基准指标,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法来判断钢产量增长率为何种指标。首先,下图为1982年1月至1993年

7、12月的钢产量增长率与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曲线。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图1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实线,左),钢产量增长率(虚线,右)9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图2钢产量增长率和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时差相关系数10注意:若两个变量都具有很强的趋势时,所有延迟数的时差相关系数都会很高,数据的超前滞后关系就不明显。若遇到上述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量变换,消除两个变量的各自趋势,超前滞后关系就变得明显了。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11下面以工业总产值和钢产量的绝对量序列为例来解释上述问题。回本书目录回本章目录图3工业总产值(实线,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