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ID:39726815

大小:22.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0

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_第1页
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_第2页
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_第3页
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_第4页
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详细修改过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8、岁月无声美丽永恒--《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10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的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教材解读,内炼于心《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第18课,是第五单元“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主题下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梁衡先生于1998年时值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之际而写的。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这个位置用电子白板,画一条横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而在于美丽的心灵和高贵的人

2、格。二、学情分析,心中有数虽然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过去的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已经了解了不少科学技术成就以及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但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年龄较小,距离居里夫人的年代也较远,不太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学段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写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摸瓜寻藤、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

3、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悟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能力。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的科学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思考。教学重难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身上所体现的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三、教学得法,外化于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那么为

4、了突破教学重点,本节课我主要的教法就是通过“自由读文——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教法学习课文,通过找重点词句、品其中的含义、悟心中的感受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体会居里夫人的高尚人格魅力(在这个位置用黑板上的那个屏幕)。四、学法指导,有的放矢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法指导中让学生互相交流感悟,探究居里夫人身上所具备的美。使得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有所感悟和深层次思考。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来谈谈对“美丽”一词的理解。设计的意图:让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和感知谈谈对美丽一词的理解,能够容易的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能够为老师下一步的抓“美丽”这条主线,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二)浏览课文,寻找“美丽”。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了玛丽居里是一位端庄年轻漂亮的女子。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关于居里夫人外貌描写的句子吗?设

6、计意图:关于人物的描写方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既不困难,也不陌生。居里夫人的外貌在文中有明确的句子,她的服饰,衣着啊,学生能够快速的找到。抓住了这块,学生只是初步的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外表美,这时教师顺势启发,外貌美就足以让一个人的美丽跨越百年之久吗?学生的好奇心得以调动,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是由现象进入本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那这样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三)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内在美同学们通过读句子,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外在美。那与外表美比

7、起来。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的伟大女科学家身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美能够跨越历史,跨越时间的维度呢?设计意图:这个问题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以“美丽”为操作点,边读边思,边读边批注,在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的同时,也借助了这两个问题即可达到对全文整体框架和结构的梳理。通过感悟学生也许会说: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工作等反映居里夫人品质的句子。这样学生每次读都有每一次不一样的收获,在每一次思考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训练让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又突破了课文的

8、难点。(四)细读课文,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用白板上的那个灯)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文”。朱熹说“读得熟何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鉴于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这样设计: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之一就是证明放射性元素镭的存在并且把它分离出来,那么为了提炼放射性元素镭。居里夫人都做了哪些努力?让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来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的展现,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会是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