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

《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

ID:39729105

大小:938.1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7-10

《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_第1页
《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_第2页
《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_第3页
《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_第4页
《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遗传信息传递模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遗传信息传递模式生命的延续遗传(heredity):生物亲子代间的相似现象变异(variation):亲代与子代间或子代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现代遗传学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对植物杂交的观察实验对变异现象的进化论观点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植物杂交实验的发展科尔罗伊德(JosephGottliebKöelreuter1733~1806)第一个系统地进行杂交工作,被誉为“近代植物杂交实验之父”。他用了138个种进行了五百个以上不同的杂交实验,从一千余种植物中研究了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在用烟草进行实验时,成功地获得他的第一个杂交种。发展了人工授粉技术:为避免自花授粉带来的错误,审慎

2、的去掉花药,手工进行授粉,然后把花罩起来,防止外源花粉搞乱结果。一般情况下,杂交种(子一代)性状通常介于两种亲本中间。杂交种自交得到的下一代(子二代)的性状则极其多样化,他认为这种现象是值得注意的。把亲本的两个种雌雄对换一下,仍将得到同样的结果。由十分不同的亲本形成的杂交种往往是不育的,但有些杂交种则具有比亲本更强的活力。对他来说,子二代特有的多样性是他自己干涉自然的结果,就是说,由于在两个种之间强行进行了交配,而这种交配上帝原来是没有打算让其发生的。人工授粉技术、正交、反交、杂种不育、杂种优势杂交实验基本流程: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用子一代进行自交获得子二代,对杂交子代的结果进行

3、观察分析诺丁(1815~1899)诺丁观察到,两个亲本杂交得来的杂交种报春花,其自交的后代几乎回复到其亲本种,他提出了在杂交种中会发生两个物种的性状分离现象。诺丁同时还进行了一些第三代甚至第五代的杂交实验。但他仍然是把物种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分析。自然界渴望毁灭杂交形式,其方式是通过分离两个物种的要素性状分离、稳定遗传奈特(ThomasAndrewKnight,1759~1838)奈特于1799~1833年用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他选择了种子颜色为灰色和白色的豌豆品种作为杂交亲本,在实验中,他仔细地给花朵摘去雄蕊后再授粉,并以去雄后未授粉的花作对照组,发现了豌豆种子的灰色对白色为显性。他用白色

4、种子的亲本和杂种回交,得到的下代种子有白色和灰色两种类型,但他没有去计数过杂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例。奈特所做工作与科尔罗伊德工作的差异在哪里盖特纳(CarlFriedrichVonGärtnor,1722~1850)盖特纳是孟德尔之前最博学、最勤奋、最有成就的科学家。较之前人,他在实验方法和对杂种的比较描述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先后分析了近一万个杂交实验。在玉米杂交实验中,他观察到黄色籽粒与其它颜色籽粒的分离比例为3.18:1,然而他无法对此作出任何解释。他于1837年发表的获奖论文《植物杂种形成的实验和观察》被孟德尔十分认真地研究过,称之为“里面记载了很多有价值的观察”。盖尔纳的研究中不

5、同于前几位科学家的地方在于?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Mendel1822~1884)1822年7月22日,生于奥匈帝国西里西亚小村1851—185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1856—1863年曾进行豌豆杂交实验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在布隆自然科学学会宣读《植物的杂交实验》论文1868年被选为布隆基督教修道院院长1884年1月6日,死于肾病。他的后任院长烧毁了孟德尔的私人文件。孟德尔研究的初衷是检验植物杂交后代的性状变化(性状分离),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导致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豌豆容易种植,易于人工授粉,且具有一些容易区分

6、的性状特征。孟德尔从34种豌豆品系中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这样的品系自交后代具有一致的特性,各代之间性状特征保持稳定。他选择了种子的形状、种子的颜色、茎的长度等7种性状进行检验,统计分析了这7对性状连续各代的性状表现。孟德尔收集了大量数据来消除可能的干扰。性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种子的形状圆形皱形种子的颜色黄色绿色种皮的颜色灰色白色豆荚的形状饱满收缩豆荚的颜色绿色黄色开花的位置腋生顶生茎的长度高茎矮茎一、基因的分离定律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用子一代进行自交获得子二代,对杂交子代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PARENTSF1HYBRIDF2HYBRIDS

7、父本性状母本性状×子一代性状子二代性状×PF1F2圆粒皱粒×圆粒圆粒皱粒54741850×全表现为圆粒发生性状分离比例为2.96:1显性性状:子一代能表现出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子一代未能表现出的亲本性状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2发生性状分离,显:隐=3:1PF1F2圆粒皱粒×圆粒圆粒皱粒54741850××F33圆粒1皱粒1圆粒2圆粒×××圆粒3圆粒皱粒1皱粒㈡理论解释(孟德尔假设)⒈对等性遗传因子(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