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

ID:39730987

大小:4.32 MB

页数:183页

时间:2019-07-10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_第1页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_第2页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_第3页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_第4页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城市管理与资源环境学院主讲教师:吴巩胜第五章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具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环境污染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

2、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大气环境与污染1大气的组成与结构2大气污染和污染物3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4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3、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组成大约在100km高度以下气体混合均匀,称为均匀层,此层以上称为非均匀层。均匀层中的大气主要是由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质粒子三部分组成1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1%)、氧(20.9%)和氩(0.9%),合占干洁空气总容积的99.9%。还有少量的CO2、O3、NOx、及其他一些惰性气体。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组成水汽来源于海、湖、江河、沼泽、潮湿地面及植物表面的蒸发或蒸腾作用。水汽随时间、空间和条件而有较大变化。一般为低纬>高纬地区,沿海>内陆地区,夏季>冬季。按容积计,其变化范围在0-4%之

4、间。在垂直方向水汽含量迅速减少,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处空气中水汽含量只有地面附近的1/2,在5Km高度只有地面的1/10。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组成气溶胶粒子指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和固体粒子,包括水滴、冰晶、悬浮着的固体灰尘微粒、烟粒、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以及各种凝结核和带电离子等。它是低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产物。1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结构地球大气的总质量估计为5.27*1015吨,它在垂直方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大气圈的底部,其中一半在0-5公里高度范围内,10公里以下集中了75%,30公里以下集中了90%,大气上界在2000

5、-3000公里之间。根据温度、成分、电荷等物理性质,以及大气的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散逸层(外层)。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对流层厚度:下界为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异,其平均厚度一般是低纬17-18公里,中纬10-12公里,高纬8-9公里,冬季厚度小,夏季厚度大(季节变化中纬度地区最明显)。特征: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为-0.65℃/100m。B.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低纬夏季强,高纬冬季弱。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受地表性质差异影响大,因些温度、湿度的水平分布

6、不均,于是可产生一系列物理过程,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平流层厚度:对流层顶-55公里特点:25公里以下气温不变或微有上升,25公里以上升温快到50公里形成一个暖区,至顶达-30℃-170℃(由于O3作用),中间层厚度:55公里-80~85公里特点:气温随高度上升而迅速下降,并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在这一层顶部,气温降到-830℃以下。暖层(电离层)厚度:中间层顶-800公里特点:气温随高度上升而迅速升高,在300公里处达10000℃。散逸层(外层)即80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随高度而升高,由于温度高,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快,又距地球较远,地球引力作用小,大气质点经常散逸至星际

7、空间。。大气污染和污染物大气污染由于大气中某些气体异常增多,或者又增加了某些新的成分,从而破坏其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危害人类生活、生产、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设备的现象。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2大气污染和污染物大气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燃料的燃烧农业污染源:农业燃料、有机农药生活污染源:民用炉灶、生活取暖、垃圾焚烧交通污染源:汽车尾气排放工业部门企业名称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电力火力发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治金钢铁厂炼焦厂有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