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

《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

ID:39733130

大小:238.84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7-10

《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_第1页
《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_第2页
《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_第3页
《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_第4页
《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对差生成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对差生成因实施有效教学 预防差生产生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濮阳市中小学教育教研室苏东升从扁鹊称自己是最差的医生谈起战国时期的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家,声名显赫、家喻户晓。扁鹊在家排行老三,他的两个哥哥也是医生。魏文王知道这个情况后很感兴趣,就问扁鹊:你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好?扁鹊答:“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反而是长兄的医术最高呢?这时,扁鹊说出了一番令人深思的道理:“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

2、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已经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的水平才真正是最高的”。的确,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传统中医就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教诲,说明了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就是防大于治。2006年8月8日从洋思中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经验到市四中“不让一个差生从我手中产生”的实践洋思中学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为办学理念,总结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了“从班级最后一名抓起”、“四清”即堂堂清、日

3、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具体教学措施,再加上教师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和诚挚的关爱,使洋思中学取得了“令上帝敬畏”的教学成绩。2002年春学习、考察洋思之后,于新学年实施了“年级分层”教改实验,提出了“不让一个差生从我手中产生”、“学生有差异、心中无差生”的口号。2006年8月8日新课改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改的课程标准着重体现了以下五点:1、课程标准主

4、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2、课程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对学生某一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一个“最低标准”),而不是过去教学大纲的最高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和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而不可及的;4、课程标准渗透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的理念;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2006年8月8日研究背景由于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致使大量“差生”产生。一个时期以来,转化“差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大面积提

5、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转差”工作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彰。2006年8月8日研究目的我们进行《针对差生成因、实施有效教学、预防差生产生、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出发点是针对差生产生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教与学,预防差生的产生。让智力正常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这次课改的要求,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2006年8月8日差生成因分析造成差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根本原因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负积累,并且负积累没及时纠正导致越积越多,量变引起质变,合格生(或优生)变成了差生。2006年8月8日下面我们通过一份调查材料来说明差生的

6、成因: 某初一学生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其家庭作业本上反映的情况很有代表性。①2月18日,代入法。初步学会,但书写不规范,未写上哪一式代入哪一式,跳步、有时搞错符号,错误率为1/5,教师未指出这些问题。②2月20日,加减法。初懂解法,但由于直接跳步解题,竖式运算又不熟练,错误率升高至7/8,令改又错,未再订正。③2月25日,比较灵活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这类题跳步很困难,不跳步又不会按步书写,于是问题积累,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连基本方法都不懂,抄袭占2/9,错误占5/9。④2月27日,巩固练习。问题仍存在,但出现一些好的苗头,如一

7、道较复杂的题目能做对,教师漏改,上次的订正也未改,看来教师己对该生产生成见。2006年8月8日这份调查材料让我们认识到,差生形成过程中学与教的发展情况是:[学生]某小问题→问题积累→知识脱节→自信降低┇   ┇   ┇  ┇[教师]不予重视→未及时补救→产生成见→期待丧失即差生的形成正是学生、教师双方因素交互积淀的过程:学生从小问题的积累开始到学习脱节,最后自信降低;教师从不重视小问题开始,到后来又不及时查漏补缺、致使学习脱节、教师产生成见,最后丧失对他的期待.一个差生就这样产生了。2006年8月8日研究理论依据一、脑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智力正常的学生

8、大脑为其实现课改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物质基础二、多元智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