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

ID:39736801

大小:1.91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7-10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_第1页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_第2页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_第3页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_第4页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2019年5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规划背景2第一节发展基础2第二节机遇和挑战3第二章总体要求3第一节指导思想3第二节基本原则4第三节发展目标5第三章优化协同发展格局6第一节构建“一核三湾两带两轴”发展格局6第二节湾港产城联动提升协同发展区发展水平9第三节山海城乡统筹促进均衡发展11第四章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12第一节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12第二节建设高速泛在普惠信息网络16第三节增强能源与水资源保障能力18第五章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和现代产业体系21第一节增强区域创新创业创造动能22第二节联手培育优势产业集群26第三节推动跨区域产业转移与

2、承接32第四节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发展33第六章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35第一节提升人力资源协同水平35第二节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共享水平36第三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机制建设37第四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39第七章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40第一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40第二节联手推动闽台融合发展41第三节主动对接国内重点区域43第八章共建互认互惠区域市场44第一节加强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45第二节优化区域市场环境46第九章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47第一节共守生态安全格局47第二节共建跨区域环境保护机制48第十章建立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51第一节建立联动协调推进机制51第二节强

3、化政策支撑和体制机制创新52第三节强化项目带动机制53第四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53前言加快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城乡统筹的“福建方案”。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把经济协作区上升为协同发展区,更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向,更鲜明凸显新时代的要求。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以下简称“协同发展区”)涵盖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龙岩市,陆域国土面积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面积55%。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4、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部署要求,依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编制。本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协同发展区发展方向、主要目标、空间格局、重大任务和协同机制等,是指导协同发展区建设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协同发展区专项规划和推进协同发展区发展的基础和依据。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规划基期为2018年。53第一章规划背景推进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建设,是上世纪以来我省着力推进的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多年来,闽西南各地积极开展

5、了双边多边、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新的发展特点和条件变化,省委赋予经济协作区新的时代内涵,加快建设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朝着更深、更广、更紧密的方向前进。第一节发展基础综合实力较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2018年常住人口2317万人、占全省58.8%,城镇化率67.1%,地区生产总值21954亿元、占全省6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5万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1.73,三次产业结构为5.7:50.7:43.9,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交通设施完善。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已连通成网,海空港分工衔接,初

6、步形成厦漳泉中心城区“一小时交通圈”和协同发展区内部主要城市“两小时经济圈”。经济融合发展。双边多边、多层次、多形式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在统筹协调机制、区域规划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编制实施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和11个专项规划。产业分工与协作统筹推进,共建11个山海协作区(园区),旅游实现联动发展。53社会交流密切。居民跨市居住、就业、消费频繁,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党政互访交流、干部互派挂职、企业互助合作等交流机制常态化。第二节机遇和挑战世界性产业分工和区域

7、经济地理格局重构、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闽西南地区协同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带来机遇。但同时,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有待完善,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部分企业总部外移、创新资源不足能力不强,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差距。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8、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