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

ID:39736892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0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_第1页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_第2页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_第3页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高三级备课组肖文靖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2、欣赏一些古今妙联。3、能够仿写对联。(二)能力目标1、能够仿写对联2、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2、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二、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2、能够仿写对联。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拟写对联。四、教学过程(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上课前播放古筝曲,用幻灯片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二)、导语(大约1分钟)4讲述苏东坡与佛印的一个小故事。(相关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2、积善人家庆有余)(三)、复习对联的知识1、品味经典:诵读古今妙联,试总结对联的特点。(大约3分钟)A、感悟经典: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纪念馆楹联,郭沫若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B、走近名人:a、于右任赠蒋经国联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b、徐特立勉励青年联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c、史学家范文澜书斋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2、小组讨论(大约3分钟)3、小结:(大约2分钟)A、它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B、上下联相

3、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同。C、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4D、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落。E、内容关联F、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四)链接高考(5——10分钟)1、学生试做2004年广东卷的对联题: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2、老师展示考生的各种答案(从0分到满分)并作分析。(五)活动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大约3分钟)发愤识遍天下字雨滋春树碧连天腊梅吐芳迎红日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立志读尽人间书绿柳展枝舞春风风送花香红满地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4、大约5分钟)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3、方法点拨(口诀)(大约2分钟)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杨柳对梅花,红日对春风。绿对红,新对旧。青山对绿树。烟楼对雪洞,佳丽对英雄。晨对午,西对东。大江对小苑。下晌对高舂,古柏对苍松。千对万,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44、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大约5分钟)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六)知识迁移、本课的总结(大

5、约5分钟)1、观看视频:2007年春晚的节目片断。2、由中国年、中国风归结(七)作业:拟写对联请根据上联试为学校大门拟写下联。上联: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园丁辛勤结硕果。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