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

ID:39743056

大小:799.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7-10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_第1页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_第2页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_第3页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_第4页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顾冷沅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顾泠沅,王洁,杨玉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1明言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默会知识(怎么想、怎么做)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观点一教育实践知识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M.Polany:“缄默的知识”(1956),实践技能很难诉诸文字,科学创造根源于默会的力量。OECD(经合组织):“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重点强调默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知识的冰

2、山模型(J.Brown,2000)2明确知识明确知识默会知识默会知识③内化④外显①言传②意会①言传:书本知识,听讲为主②意会:实践经验,在做中学③内化:明确知识的融会贯通④外显:默会知识逐步清晰化观点二应当重新理解教师专业学习的概念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3教师在职教育问题讨论41.问题与困惑教师的在职教育,目前都是以理论、经验为依托的课程培训为主,指望教师们“听了能懂,懂了会用”。可是:“听了未必接受”“接受了未必会用”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理论和技能运

3、用到日常教学上,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52.消解困惑的现有研究及其讨论(1)同事互助指导乔依斯与许瓦斯(Joyce&Showers,1982)的等组实验发现,教师在课程培训的同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悟性较高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其它研究(Sparks,1986;Singh&Shiffette,1996)也发现同事间互助指导远胜于单元式的工作坊。美国、香港等地的一些学者正在中小学中推介同一层级教师间的互助支援,既避开上下属评鉴考绩的干扰,同时又促进教师专业

4、发展。6讨论之一同事互助还需专业引领然而,根据上海长期以来中小学的经验,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课程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互助常常会“萝卜烧萝卜”,自囿于同水平反复(顾泠沅,2002)。7(2)案例讨论案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律师与医生的培养。哈佛工商学院将其使用于工商管理人才的

5、教学(Copeland,1910),同样取得显著成效。20世纪70年代以后,案例讨论被移用到教师培训中来。8讨论之二案例讨论还需行为跟进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毕竟与医生、律师、工程师有所不同,比如说后者技术含量高、以文本知识为主,前者工艺性特别讲究、以经验知识为主;后者采用书面个案讨论的学习与培训方式很能有所建树,而前者还需在反复实践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表明,“同样的教案不能复制出同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培训仅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成效远不如其他职业那样突出(顾泠沅,2002)。9知识信念改变3.学生学习

6、结果变化2.教师课堂实践改变批判讲授先行的传统模式:1→2→3提倡实践先行的改进模式:2→3→1(DavidClarke&HilaryHollingswoth,2003)(3)关于培训模式的改进研究讨论之三从线性思路到知行合一讲授先行与实践先行的两种模式是两个不同的线性思路,“知”与“行”先后分列,孰先孰后,各有优缺,究竟应当选择怎样的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观点值得重视。103.“研修一体”的实践经验(1)立足学校的制度(全国始于1951年,“文革”后重新重视)课堂改进与理论学习融为一体的教研制度,能取两种

7、模式之所长理论学习——怎样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课堂改进——怎样上好一堂课学校案例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相互碰撞建立“活动——发展”的实验教学新格局一所条件一般的学校成为教育思想端正的改革楷模(刘佛年,1990)11(2)教师成长的捷径(先后120名,8个典型)“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有望解决理论向行为转移的问题教师案例:“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

8、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这一做法,坚持三年,成为上海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三个关注(自我、理念、收获)和两次反思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124.改革的思路——“行动教育”模式及其理念综合前面的讨论,我们在通常的教师培训形式之外,提出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