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

ID:39745915

大小:638.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10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_第1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_第2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_第3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_第4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与简答题20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2012.3绪论[1]理解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理解热能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特点[3]了解常用的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热能及其利用[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

2、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3]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1]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2]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即做功能力)[3]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4]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第1章基本概念及定义1.1热力系统一、热力系统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

3、内物体的总和。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一切热力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

4、组成的系统。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积变化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成的。非均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所组成的系统。单元系统:一种均匀的和化学成分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多元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系统。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思考题: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吗?反之怎样?孤立系统一定不是开口的吗、孤立系统是否一定绝热?1.2工质的热力状

5、态与状态参数一、状态与状态参数状态:热力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状态参数的数学特性:1.表明:状态的路径积分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2.=0表明:状态参数的循环积分为零基本状态参数: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的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温度:宏观上,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是大量

6、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量度2.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式中:F—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顿(N);f—容器壁的总面积(m2)。微观上: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垂直作用于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力。压力测量依据:力平衡原理压力单位:MPa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的压力。以大气压力为计算起点,也称表压力。(P>B)(P

7、表工质的状态参数3.比容: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m3/kg关系:式中:—工质的密度kg/m3,—工质的比容m3/kg例: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解: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压力是绝对压力,测得的表压力或真空度都是工质的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因此不能作为工质的压力;因为测得的是工质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即使工质的压力不变,当大气压力改变时也会引起压力表或真空表读数的变化。1.3准静态过程与

8、可逆过程热力过程:系统状态的连续变化称系统经历了一个热力过程。一、准静过程:如果造成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该系统在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注意: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实际过程只能接近准静态过程。二、可逆过程: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如令过程逆行而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过程无势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