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

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

ID:39747615

大小:556.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0

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_第1页
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_第2页
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王文婧(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摘要】乡土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密切。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地区是传统聚落和乡土建筑资源较丰富地区。气候表现为冬暖夏热,潮湿温暖的大陆性气候。重庆地区的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成熟和稳定的建筑形态不仅满足经济、耐用的原则,还改善小气候环境,满足通风防潮和保温隔热要求。为此,当地乡土建筑在建筑选址布局,空间形态,建筑选材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这些理念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值得学习研究。【关键词】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乡土建筑是

2、基于顺应自然的朴素的生态观,结合当地的这样就使得内部空间尽量与外界多变的不适的气候环境相经济、文化背景,采用最合理有效、因地制宜的技术和手段创隔绝,而与风、水、光等外界自然元素的交换可以更多的通过造出宜人的建筑、生活环境。重庆地区是典型的潮湿温热的天井空间来进行。气候,是当地乡土建筑需要应对的环境。在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的环境下,为了创造出宜人的以及对建筑有利的小环境,各种技术手段被应用于传统的乡土建筑建设中,明显提高了乡土建筑的舒适度并形成可一整套适合当地行之有效的建造手法。对于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的综合研究,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较早。希腊在20世纪80年代

3、之前就对起特有的古希腊建筑进行研究和探讨,美洲的一些建筑师在20世纪90年代纷纷对自己的工业遗产建筑进行保护和规划。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在传统的乡土建筑的理论研究上有了长足发展,国内涌现出王其亨,阮仪三等一大批建筑历史研究学者。在继承梁思成等老一辈学者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和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图1封闭的外墙面并且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重庆地区是乡土建筑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鉴于对这一地区的乡土建筑研究尚浅,而1.1.2天井的调节功能乡土建筑的前景又不容乐观。本文对重庆地区乡土建筑在在西南地区的场镇建筑中,天井是组织院落空间最常用

4、建筑选址布局,空间形态,建筑选材等方面的气候适应性做的方式。与庭院的宽广开敞不同,天井相对小巧紧凑,在平出初步解析。面上也较为自由。天井多为方形,但由于具体应用上的见缝1重庆地区乡土建筑与气候适应性插针,其宽窄变化较多,往往还出现凹凸或斜边;而剖面上的1.1重庆地区乡土建筑形态与气候适应性高宽比一般在1∶1以上,加之深远的出檐,天井在空间尺度1.1.1封闭的外界面上更是显得小巧紧凑(图2)。重庆地区乡土建筑采用的是天井(合院)式布局。这种一般认为天井的广泛使用是用地紧凑所致,事实上,最乡土建筑形式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建筑样式,从南至北,根本的原因还是对气

5、候的适应。西南地区夏季炎热,且空气以汉文化为背景的地区多采用这种建筑样式,这种建筑样式潮湿而散热较慢,因此建筑的隔热和通风十分重要。院落开以庭院为公共中心内向的家庭组合体,一座完整的建筑不论口越小,房屋的暴露面就越少,同时抽风效果也越显著,综合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起来就能起到一定的隔热和通风作用。不论天井还是院落,都是无顶,向上开敞的空间,相对于1.1.3屋顶的调节功能建筑内向的开敞,外围界面通常围合的较为封闭、密实(图1)。合院式乡土建筑进深较大,建筑体型规整,建筑体量集中。使得建筑的体型系数较小,相对的外墙面积也较小,热[定稿日期]2010

6、-11-05交换也相对的减少,并且采用厚重、热工性能较好的材料。[作者简介]王文婧(1985~),女,硕士研究生。10四川建筑第31卷5期2011.10·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1.2.1土坯在重庆地区,应对外界多变的气候环境,隔热性能良好的外墙材料是建筑良好的掩体。土坯就是这样一种热工性能良好又十分廉价的材料,所以重庆地区乡土建筑就大量使用土坯砖(图3)。土坯作为建筑材料有很多优点: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技术成熟,施工简便,节约资源,热工性能良好,可塑性好等。同时,土坯非常生态,可以循环利用。总体图2天井通风示意来说,对于乡土建筑而言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材料。

7、重庆地区雨量充沛,全年降水日数由南向北减少,为适应雨期长的气候,重庆地区建筑大多出檐深远(多为1.5~2m,宽者可达3m左右),当出檐到一定距离时,形成了檐廊空间,尺度宽大的檐廊空间又形成西南地区特有的“凉厅子”,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遮蔽。1.1.3.1挑檐与凉厅子四川盆地多雨湿润地区的民居一般都有尺度深远的挑檐,这种“大出檐”既可以保护墙体少受雨水侵蚀,又能为居民提供多功能活动空间。在重庆场镇中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街檐空间———凉厅子。凉厅子是临街檐廊的俗称,与廊街相比,其特征是街道两边屋檐没有接触。凉厅子宽度在二至四架不等,檐柱之外还用挑檐,因此其下的

8、空间非常宽敞。如涪陵区大顺场,街道两侧的凉厅子几乎把整个街道都遮蔽图3土坯墙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