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ppt课件1

《回乡偶书》ppt课件1

ID:39749110

大小:93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10

《回乡偶书》ppt课件1_第1页
《回乡偶书》ppt课件1_第2页
《回乡偶书》ppt课件1_第3页
《回乡偶书》ppt课件1_第4页
《回乡偶书》ppt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乡偶书》ppt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回乡偶书》是贺知章八十多岁辞官回乡时所作,在朴实浅易的字里行间表达出阔别家乡十几载,而今白首方回来之时的万千感慨。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教学时,要使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⑴认识并会写2个生字。⑵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⑶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乡情。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说教法1、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时以课文改编的小故事配乐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并让学生想象当时作者的处境,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为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铺垫。2、以读为本,以读悟情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从读中悟,悟中读,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25回乡偶书(约659年—约744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自号“四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小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长草书和隶书.性情爽直,豁达而健谈,与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有很深的

3、友谊.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贺知章指导朗读05-回乡偶书 贺知章.mp3回乡偶书唐代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音乐欣赏生字学习偶然乡音鬓毛衰老客人何处ǒuyīnbìnshuāikèhé生字学习音泛指从口中发出来的任何声响。音的本义指声音。猜谜语:各回各家()客何我会记写字教学2理解诗意回乡偶书偶然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的感触。少小离家老大回,年轻的时候年老的时候(自己)年轻

4、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才回到家乡。37岁86岁50年后,朋友大多离去,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再也不见身影。读50年后,亲人大多离去,往日大家团圆欢乐的景象再也无处寻找。读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耳边的头发花白稀少了(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50年前,风华正茂,50年后,老态龙钟。真是人生易老,物是人非。读儿童相见不相识,小孩认识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哪里一群()的孩子,()地跑过来,笑呵呵地问道:“?”想像说话1熟读诗文回乡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

5、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偶配乐吟诵4练习检测(1)从诗中摘录两组反义词()—()()—()(2)试着把这首诗编个故事,再演一演。少小老大离回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欣赏第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客”字的结构为宝盖头下面一个“各”,宝盖头是房屋的形象,而“各”则是有人自外而来的意思(“各”兼表声)。所以,“客”字的本义是指来宾、客人,又指旅居他乡的人。“何”字本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的“何”字,像一个人肩上扛着一把

6、戈在行走的样子;小篆讹变为从人可声,成为形声字。“何”的本义为负荷,读hè,即扛、背的意思。此字后来多借用为疑问代词(什么、谁、哪里)和副词(多么),它的本义则为“荷”字所取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