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

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

ID:39756119

大小:14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0

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和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安市锦南临天路南延工程锦溪桥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人:职务:项目经理批准人:职务:公司技术负责人高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0日锦溪桥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一工程概述本桥为锦溪桥工程,桥梁全长148m,全桥道路中心线位于直线上,桥梁中心与现状锦溪中心斜交120º,桥梁分布共7跨6个桥墩2个桥台,跨径分

2、布为3×16m预应力空心板梁+4×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双幅布置,桥面总宽30m,原设计桥面两侧设置3.5m人行道,后因道路板块调整,标准横断面图中中间设置2m宽中央分隔带,桥面横坡采用2%外侧坡,人行道横坡采用2%内侧坡,本桥梁第一联采用三跨简支梁体系(桥面连续),第二联采用四跨先简支后连续体系,全桥下部结构为桩基础结构,共60根桩、36根立柱、12个盖梁、2个承台2个台帽。二编制依据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

3、T18314—2009);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5、锦溪桥设计图。三测量组织机构配置根据本工程建设需要,项目部设测量队,负责本项目全线的测量管理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测量人员共3个,主要负责人1人,普工2个。测量工作基本要求2、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

4、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3、准备工作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跨径,以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桥梁施工图,及时校对构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

5、握轴线的尺寸、标高,对比承台、墩台身及上部结构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测量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结构物的总体布置图,细部结构设计图,根据设计土尺寸仔细复核桥位、承台、桩基坐标,如设计计算有误应及时跟设计沟通对接,调整桩位坐标。经仔细计算复核本桥的0#、7#桥台桩基坐标有误,后跟设计对接沟通后已重新调整。根据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和控制点的分布,采取适宜的放样方法。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方面。

6、四控制点加密为保证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在布设平面控制点之前。应根据工程对导线等级的需要,首先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然后再进行加密工作。将加密控制点布设于锦溪桥东、西两侧,桥梁两端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控制点拟布设成平面和高程共用点,两控制点间距离控制在150-200m之间,平面加密控制网按GPS网D级要求施测,加密等级与复测等级相同。根据本桥梁施工特点,平面控制网在加密时遵照分级控制的原则:控制网的布设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进行布设。GPS测量的精度标准级别a(mm)b(mm/Km)D≤10≤10a为固定误差,

7、b为比例误差系数高程控制采用附和水准加密测量,按与同设计同精度四等水准要求进行。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实测。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施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加密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每一段均采用偶数站落点。作业前要检查与校正i角,尽量减小i角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要求将尺垫放在坚实的地方,并踏实以防止尺垫下沉,用竹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稳定状态测量时采用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前后测距,以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前后视距差满足规范

8、要求。观测精度严格按以下技术要求执行: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