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3部分专题12第3讲内容理解题(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3部分专题12第3讲内容理解题(含解析)

ID:39759221

大小:36.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1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3部分专题12第3讲内容理解题(含解析)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3部分专题12第3讲内容理解题(含解析)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3部分专题12第3讲内容理解题(含解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3部分专题12第3讲内容理解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容理解题(2019·山东烟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毫无疑问,反映现实生活应当是现实主义的首要任务。只有直面现实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现实和强力介入生活实践,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现实主义精神。其次,从反映生活的内容来看,不能只是满足于描写庸常化的生活,而应该反映现实生活中那些更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包括社会变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现实问题,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现实。这就需要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敢于直面和正视现实。再次,反映生活必然要求真实性。历来的现实主义理论,无不把真实性视为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特性。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无论是

2、巴尔扎克还是恩格斯,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但仅限于此显然不够,恩格斯还特别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关系,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真实地把握和描写推动现实生活发展的历史潮流。现实主义并非自然主义式的照搬生活真实,而是要求高于生活真实达到典型化的高度,这本来也是人们所熟知的常识。然而以往对于文学典型的理解似乎存在偏差,有的典型理论将其解释为个性与共性统一,同时又把“共性”解释为某一类人物的共同特征,比如从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同类人物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特点习惯等等抽取出来,综合在一个人物身上创造出典型,不过这种理解过于简单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典

3、型化,更重要的还在于,并不仅限于按照生活真实进行综合创造,而是要用深刻的思想洞察现实,用高于现实的审美理想烛照现实,创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所谓创造典型人物,无论正面、反面还是多面性的复杂人物,都不只在于刻画其鲜明独特的性格,更需要穿透人物的精神灵魂,在艺术审美理想的烛照下,把人物真假善恶美丑的本来面目及其复杂性深刻揭示出来,这样才真正具有典型意义。如在《平凡的世界》中,自尊好强不屈服于命运的农家子弟孙少平,敢爱敢恨正义凛然的田晓霞,心系乡土不计得失的田福军,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个性鲜明独特让人印象深刻,而且的确抵达了人物的灵魂深处,揭示了人物精神信念的坚

4、定或幻灭,应当说是融入了作者审美理想的典型化创造。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生活现实,必定有一个对待生活现实的态度问题,这通常被称为现实主义的思想倾向性。我们的基本立场,应当是基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合理健全发展,以及人合乎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我们应有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从这种基本立场出发,就理应坚持批判反思与弘扬正气相统一的价值导向。当然,在文艺家的创作实践中,根据具体创作题材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平凡的世界》既有对人民深恶痛绝的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的深刻揭露与批判,也有对勇于改革担当为民造福的激情讴歌。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则侧重于对于小说主人公坚守传统价

5、值观念却在现实变革中无所适从的现象进行反思,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总之,无论是对现实的批判、歌颂还是反思,都应当是基于促进社会和人的合理健全发展的审美理想。批判现实并不是为了个人情绪的发泄,而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歌颂现实也不是为了某种廉价的逢迎,而是真正出于弘扬正气和表达民心所向;反思现实同样不是为了把人引入精神虚无和迷惘,而是应当引导人们在反思中找到应有的价值方向和审美理想。现实主义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形态,其特性与力量正在于此。(摘编自赖大仁《现实主义是一种精神品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作家如果在作品中想

6、要更充分地体现现实主义精神,就必须直面现实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现实和强力介入生活实践。B.现实主义倡导直面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现实问题,而不是像自然主义那样细致入微、纯粹客观地描摹现实生活。C.现实主义的人物典型化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实际,融入作者的深刻思想和审美理想,创造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D.作者以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人性的健全发展为前提,提出了批判反思与弘扬正气相统一的现实主义思想倾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以重铸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为中心,从三个方面对现实主义的深刻内涵分层进行了阐释。B.文章开篇部分层层推进

7、,依次展开,分层阐释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丰富内涵。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论述了典型化创造要高于生活真实,并融入作者的审美理想。D.文章最后一段对全篇进行总结,升华主旨,重申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本质属性和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A.现实主义要求真实描写现实关系,真实描写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所以要求将“细节描写”作为其主要描写手段。B.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地反应现实生活,但同样倡导艺术虚构,“抽取多人,合成一个”是人物典型化基本的虚构手法。C.现实主义批判、反思和歌颂现实,既是为了促进社会和他人的进步发展,也是为

8、了宣泄作者个人主观情绪。D.现实主义的思想倾向性表现在每一部优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