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

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

ID:39772351

大小:252.4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11

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_第1页
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_第2页
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_第3页
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_第4页
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三: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专题三:直放站对无线覆盖区的影响直放站对上、下行链路平衡的影响及引入的噪声增量计算直放站对传输时延的影响直放站增益与自激的控制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当系统中引入有源直放站时,系统将以最低的投资扩大其覆盖范围,但直放站的引入将改变系统的一些技术参数,需要在工程设计中加以阐明。主要包括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在相关的材料中,对前四种影响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本专题将重点讨论由于直放站的引入对同频干扰的影响。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资源是频率资源,因此在系统设计中都采用频率复用技术,对于GSM数字系统

2、,在工程上采用的设计标准是:C/I≥9dB(有跳频)C/I≥12dB(无跳频)允许频率复用的最小距离D取决于诸多因素,当每个蜂房小区的天线高度和基站发射功率相同时,它主要与蜂房小区数目、基站天线阵式及地形有关。通常D=√3KRK:频率复用模式,与C/I值有关,通常K=7或12R:小区覆盖半径则可求得D=4.6R(当K=7时)6.4R(当K=12时)下面,我们分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分析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一、室内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墙体的阻挡,通常室内直放站将不影响运营商原系统

3、的同频干扰复用,而运营商的技术要求往往归结为对大楼外部的信号场强以及进出大楼通道时的切换距离。也就是说,运营商希望在大楼外由原小区系统负责,而大楼内由新建的微蜂窝系统负责。此时,计算大楼进出口通道的最小切换距离是有意义的。对于无跳频状况,要求的C/I=12dB。此时,我们同样计算两者的中值场强,同时考虑到通道口无阻挡的情况,则: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20lgdmin=12dB∴dmin=4米dmin(9或)12dB(9或)12dB室内室外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任何>4m的切换距离,都是可以顺利地相互

4、切换的。室内覆盖最困难的情况是当外墙是玻璃的状况。由于玻璃体阻挡效果很差,对电波而言与自由空间相仿,很易造成室内电波的外泄而引发干扰。此时,往往需要合理地调整室内天线方向性、倾角以及合理地利用室内的某些阻挡屏障来保证室外的C/I比值。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二、室外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在同频复用的蜂窝小区系统中,计算同频复用的最小距离是以移动台上行信号作为有用信号和无用干扰信号源的,但当室外加装直放站时,相当于将干扰信号源的天线高度增加了。此时,相邻同频复用小区接收到的干扰功率电平增量可归结为:ΔG=20lg(

5、h2/h1)h1:移动台天线高度(m),通常取1.5mh2:直放站天线高度(m)当直放站置于相当于三层高楼房约9m时,ΔG=20lg(9/1.5)=16dB此时,相应的同频复用距离应增大到Δd=d[10×ΔG/20-1]=7d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是很空旷的覆盖区,原先的同频复用距离非常大可以忽略直放站引入的同频干扰,否则就必须在工程上采取措施减小ΔG值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1)采用定向天线如果把天线方向图的后瓣对准相邻同频复用小区基站天线的话,则要求F/BD–GD≥ΔGF/

6、BD--直放站天线前后比GD--直放站天线增益(与移动台天线相比)希望采用天线增益不高,但其前后比较大的定向天线作为直放站天线。在保证覆盖范围的前提下,还可适当调整天线倾角,降低对相邻同频小区的干扰。直放站对同频干扰的影响(2)利用地形和建筑物的阻挡在保证直放站覆盖范围的信号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形或建筑物的阻挡,使到达相邻同频复用小区基站的电波得到最大的阻挡衰耗。此时F/BD–GD–La≥ΔG附加阻挡衰耗例如:当F/BD=20dB,GD=1dB时,如果使La≥6dB,即可抵消直放站高度引起的干扰增量。直放站对同频

7、干扰的影响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