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

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

ID:39775772

大小:3.56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7-11

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_第1页
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_第2页
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_第3页
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_第4页
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一、水质污染与监测对象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三、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四、污水监测、应急监测一、水质污染与水环境质量监测对象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全球水资源淡水资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江河、淡水湖和地下水的一部分1、水资源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按人均拥有水量计,我国仅有2200m3/人,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2、水质污染类型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3、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一、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选择监测项目确定监测范围监测布点和采样调查监测时间水样的采集方法样品保存和运输分析与测试方法现场调查和

2、资料收集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基本环节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1、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环境水样有各种各样,我们把流经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的水称为地面水或地表水,而把来源于地壳下部的水如井水、泉水称为地下水.水环境监测之前,应尽可能收集和现场调查被监测对象所在区域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水体的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气象、植被特征等资料;水体本身的特点,如河流的宽度、河床的结构、地表水的径流、排泄方向和补给、水域功能等资料;水体沿岸城市、工业、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排放等资料;水体沿岸资源分布、饮用水、重点水源保护区、土地功能和使用计划及历年的水

3、质资料等。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2、选择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一般主要是对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对人和生物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泛;出现频率高,有可靠检测方法。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采集与监测的环境样品的种类和项目,通常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监测对象。如对地表水的水质监测,所选择的监测项目(水质参数)一般应包括三类:常规水质参数(常规项目):它能反应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常规地表水水质参数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所提出的项目选取,如pH、溶解氧

4、(OD)、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物效氧量(BOD5)、氨氮、总氮(湖、库)、总磷、铜、锌、硒、砷、汞、镉、铅、铬(六价)、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以及水温等24项为基础。在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水域的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等适当删减。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特征质参数)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特征水质参数(特征污染项目):污染河流,以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如行业类别)、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表6-2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敏感水质参

5、数:可选择受纳水域敏感的或曾经出现超标而要求控制的污染物。在有控制意义的采样地,应酌情采集底泥样品。如:砷、汞、烷基汞、铬、六价铬、铅、镉、铜、锌、硫化物、有机质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除草剂、烷基汞、苯系物、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等。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3、确定监测范围主要介绍建设项目水环境评价的水质调查与监测范围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河流、湖泊(地表水)的监测范围地表水的监测范围,必须包括建设项目对地表水影响比较明显的区域。各类水域的环境调查监测范围,可根据污水排放量和水域规模,参照下表所列的调查监测范围。建设项目对河流影响范围较大、或评价等级较高的可取表中的较大值

6、,反之取较小值。如果下游河段附近有敏感目标如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旅游区等,则监测调查范围应延长至敏感区上游边界。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调查范围河流(指排污口下游调查的河段长度)湖泊(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的半圆面积)大河(>150m3/s)中河(15-150m3/s)小河<15m3/s调查半径(km)调查面积(km2)>50,00010-3020-4030-504-725-8050,000-20,00010-2015-3024-402.5-410-2520,000-10,0005-1010-2015-301.5-2.53.5-1010,000-5,0002-55-1010-2

7、51-1.52-2.5<5,000<3<55-15≤1≤2水域类别调查范围Km污水排放量m3/d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海域的监测范围海域的监测范围通常根据工程规模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小,以及海域特征而定。由于污染物在海湾中进行扩散受潮夕、波浪、海流等多种因素作用,一般多以3.5m等深线以下的范围作为监测海域。如果海底坡度较小,可适当缩小范围。此外,也可以以岸边排污口为圆心,其半圆形面积作为监测海域的范围,如下表:污水排放量m3/d调查范围调查半径(km)调查面积(按半圆形计算km2)>5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