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说明文训练

科普说明文训练

ID:39779237

大小:1.54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11

科普说明文训练_第1页
科普说明文训练_第2页
科普说明文训练_第3页
科普说明文训练_第4页
科普说明文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普说明文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顶设计方案草图人民英雄纪念碑广东新会人,建筑学家。梁启超之长子,为其父逃亡日本时所生,十四岁入清华堂,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情有独钟.梁思成(1901-1972)科普说明文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而对某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说明文章。1.语言特点:简明﹑确切﹑通俗﹑生动。2.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4.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时要注意从文中读出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往往有时间名词作标志,如《凤蝶外传》《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过程》;空间顺序有空间方

2、位名词作标志,如《宇宙的边疆》。3.说明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此外,为了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没,科普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孔子庙建筑群孔子庙的廊柱多层木楼柱子支撑的亭子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亭子有奋飞的感觉吗?故宫建筑群屋顶的四面坡在哪?文章结构概说九大特征风格、手法可译性自成体系个别建筑物平面布置结构装饰中国建筑的特征柱梁斗拱举折、举架屋顶朱红为主外露构件加工有色琉璃瓦根据课文

3、的表述,在图中找出柱、梁、斗、拱、举架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一.作者介绍中国建筑九大特征时,着重介绍的是哪几种?为什么这么写?着重介绍:中国建筑的平面布置﹑结构方法﹑斗拱的作用﹑屋顶的特点。原因:文章在说明一件事物时,往往不会平均用笔,而是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讲究对材料的详略处理,重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难理解的详写﹑容易理解的略写,科技前沿的详写﹑大家熟知的略写等等。二.1.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能否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一)(二)是总体特征②.(三)(四)(五)是结构特征③.(六)(七)(八)(九)是装饰特征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照什

4、么顺序展开的?1、由整体到局部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3.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作者按这样的说明顺序介绍中国建筑特征,原因在于这种顺序和人们对房屋的观察顺序是相同的。三.1.从文章中看,中国建筑的“文法”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中国建筑的“文法”指中国的建筑都有着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这种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被称为“文法”。2.作者在谈论“文法”时说,“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怎样理解“拘束性”和“灵活性”?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拘束性”是指建

5、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也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比喻四.文章中说的建筑“词汇”指的是什么?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五﹑怎样理解作者提出“各民族之间的建筑具有‘可译性’”?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

6、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1、对文章中“所”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是单一的建筑物,而是一个建筑群体.B、其主要建筑物由台基、房屋本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C、其庭院、天井由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联系性建筑物围绕而成.D、布置往往讲究对称,有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B(2)下列的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采光的需要,庭院中主要建筑物都是坐北向南.B.中国建筑的屋顶很早就发挥了巨大的装饰作用,只有一般的坡顶才作草草处理,有的用女儿墙遮挡起来.C.艺术化的斗拱和屋顶,是

7、经过不断的发展才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D大建筑物屋身的装饰,大胆地使用朱红色作为主要颜色,所以说中国建筑是使用颜色最大胆的.B(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建筑体系分布于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此地区之外的地方就没有中国式的建筑.B、中国特征的建筑物,其主要是由柱和梁组成的框架结构来负重,可以说墙倒也房不倒.C、独特的中国建筑体系在殷代已基本形成,当时已应用了木柱负重的结构方法.D、我国新建筑的装饰性是承袭古建筑的装饰传统.A参考课文及图片,说说中西建筑的不同风格.以石料为主的西洋建筑中西建筑的不同风格课外作业参观附近的典型建

8、筑,抓住其建筑特征,写一篇短文.再 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