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

【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

ID:39783937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1

【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1页
【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2页
【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3页
【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4页
【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9A文】院感知识培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院感知识培训概念定义: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院感研究对象: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同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医院,所以院感的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分类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1.内

2、源性、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力功能受损,健康状态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感染。2.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引起的感染。院感危险因素: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1.3岁以下的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60岁以上的老人脏器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低下抵御力下降,女性特殊生理状况如:月经期、哺乳期.个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2.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血液病、放疗化

3、疗的应用.医院方危险因素:1.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和脑室引流等。2.抗生素滥用:如无适应症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等,均易致耐药菌诛增加,菌群失调。3.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医院建筑步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良、消毒灭菌存在缺陷。院感传播途径:定义:指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病原体排至其在新的易感者体内繁殖所经历的全部过程。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分为直接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备和用具通过

4、接触这些物品所造成的传播)院感传播途径:2、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空气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如患者咳漱、打喷嚏)。3、消化道传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甲肝、感染性腹泻)【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通过污染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血器械等途径传播感染(输液、输血中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肝等)院感控制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措施。清洁 是指用清水、清洗剂、机械去污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

5、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适用于:地面、墙壁、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处理。适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消毒1热力消毒灭菌: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导致其死亡.2干热法:燃烧污染的废气物、病理标本、带脓性的敷料、纸张。3湿热法:煮沸消毒、压力蒸汽灭菌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 1)用途

6、:常用于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的消毒。 2)方法:将物品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灭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等.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250~270nm。紫外线作用机制:1用于微生物的DNA使其失去转换能力2破坏菌体蛋白质3降低菌体氧化酶活性4使空气中的臭氧电离产生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消毒方法: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20~30分钟。②物

7、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照射时间20~30分钟。消毒注意事项: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相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适宜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拭1次,发现有污垢应随时擦拭。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戴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④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且定时翻动以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

8、⑤记录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开始,如需再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⑥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个月1次,低于70μW/cm2时应予以更换,或建立登记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⑦【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定期作空气培养监测消毒效果。化学消毒剂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微生物代谢、生长、繁殖的消毒灭菌方法。如:患者皮肤黏膜、排泄物及其周围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