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

ID:39787355

大小:27.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_第4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生活中的轴对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2.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3、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4、探索并了解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回顾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它的基本性质.掌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2.通过回顾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2、4.能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能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并且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教学重点.1、角、线段是轴对称图形2、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具准备尺子,圆规,课件●学生用具剪刀、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完了第

3、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由这一章的学习,知道了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生活丰富多彩.在本章丰富的活动中认识理解了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回顾这一章的内容.Ⅱ.讲授新课[师]大家先来回顾本章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本章知识,再回答以下问题(出示投影片“回顾与思考”)本章知识回顾生活中的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体验生活中的轴对称线段角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的应用轴对称图形问题1.请说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请叙述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是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4、: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常见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线段的一条对称轴(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2、角平分线性质(1)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角的对称轴(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Ⅲ.知识运用1.填一填①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②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____________是它的对称轴,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________.3.角是轴对称图形,_____是它的对称轴,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

5、两边的距离___..④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cm和6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⑤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400,则顶角为()。⑥如图5.5—1,在△ABC中,∠C=900,点D在AC上,,将△BCD沿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DC=5cm,点D到斜边AB的距离是()⑦如图5.5—2:△ABC与△DEF关于直线m成轴对,则∠C=()度。3.2.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圆B.正方形C.角D.线段(2)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①线段②角③等腰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⑤等腰梯形⑥

6、平行四边形A.2个B.3个C.4个D.5个尺规作图②如图5.5—6: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ACBOD4.解答题AEDCB1.如图,已知等腰△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AB=AC=8,BC=6,求△BDC的周长.2、已知△ABC中,∠C=900,AD平分∠CAB,且BC=8,BD=5,AB=10,求△ABD的面积3.如图,∠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求证:BD+EC=DE.Ⅳ.课时小结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7、.你学会了哪些方法?3.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4.你还有哪些困惑?Ⅴ.课后作业如图,在Rt△ABC中,∠B为直角,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E在BC上,∠BAE:∠BAC=1:5,则∠C=_________.●板书设计回顾与思考一、问题串二、知识结构图三、课堂练习四、课时小结五、课后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