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

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

ID:39791901

大小:414.6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11

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_第1页
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_第2页
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_第3页
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_第4页
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环境生态学期末生命科学学院02生物技术邱万涛2002302021Ⅰ淡水环境七大水系水质2004年七大水系的41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8%、30.3%和27.9%,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七大水系的121个省界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3%、33.9%和29.8%。污染较重的为海河和淮河水系的省界断面。2004年七大水系省界

2、断面水质类别比例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重点湖库水质类别统计Ⅱ海洋环境近年来,近海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加重。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况。全国近岸海域共监测246个站位,一、二类海水比例占49.6%,与上年基本持平;三类海水占15.4%,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35.0%,比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四大海域比较,黄海和南海水质总体上较好,一、二类海水比例较高,分别达到83.4%、77.8%。与上年相比,黄海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14.7个百分点,南海上升19.8个百分点。渤海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0.4%,与上年比较减少了9.6个百分点;四类

3、和劣四类海水占45.3%,增加了12.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东海无一类海水,二类海水比例为17.2%,与上年比较下降了13.2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61.3%,上升了6.9个百分点。渤海和东海污染有加重趋势。四大海域海水比例四大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四大海域劣四类海水比例广西、海南、山东、江苏、广东海水水质较好,一、二类海水比例均达到68%以上。其中海南一类海水比例最大,达50%,其次是广东达24.1%,以下依次是山东21.1%,江苏13.3%,广西无一类海水,二类海水比例86.4%。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质较差,上海无一、二

4、类海水,劣四类海水比例达92.3%,浙江、天津、福建、河北无一类海水,二类海水比例分别为31.1%、10.0%、5.7%、57.1%;四类及劣四类海水比例分别62.2%、50%、48.6%、42.9%。赤潮发生的主要特点渤海—赤潮高发期集中在6月,赤潮发生次数与上年持平。黄海—首次赤潮于3月下旬,高发期在8~9月,赤潮发生的次数和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约1.5倍和1.0倍,但多为小范围发生;赤潮生物种类繁多,以甲藻为主。东海—赤潮发生次数较上年减少约37%,但累计发生面积较上年增加约45%,为历年最高水平。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发生面积分别占全海域的56%和68%。赤

5、潮高发期集中在5~6月,其中5月下旬浙江近岸海域发生赤潮25起,累计面积近13000平方公里。5月上旬浙江中南部海域出现的特大赤潮,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此次赤潮的优势藻种中有亚历山大藻,是典型的含有麻痹性贝毒素的赤潮生物。南海—赤潮发生次数与上年持平,但累计面积较上年增加1倍。其中11月中旬在汕头广澳岛附近海域爆发的棕囊藻赤潮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措施与行动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海水浴场暑期海水水质周报海洋保护区建设Ⅲ大气环境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上年变化不大,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

6、也在降低。2004年监测的342个城市中,132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占38.6%,比上年减少3.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41个,占41.2%,比上年增加9.7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有69个,占20.2%,比上年减少6.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33.1%,比去年减少3.3个百分点;暴露于未达标空气中的城市人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66.9%。不同空气质量状况下人口比例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型、超大型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超标比例最高,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低。空气中主要污染物颗粒物仍是影响空气

7、质量的首要污染物。46.8%的城市颗粒物超过二级标准;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4.3%。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湖南、四川及西北各省(自治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的城市占74.3%,与上年持平。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9.1%,比上年降低3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云南、内蒙古、甘肃、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统计城市的二氧化氮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但北京、广州、深圳、上海、重庆等大城市二

8、氧化氮浓度相对较高。“两控区”二氧化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