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ID:39798847

大小:39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1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2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3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4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命制人:代连国审核人:高三历史组编号4时间:2011.9.10课标要求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基础知识梳理(标注※的要求理解,标注★的要求识记)我的思考一、冶金业1、青铜铸造①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是我国的青铜时代。②商周时期青铜铸技艺已相当成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2、冶金技术:①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②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这是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方法。3、燃料①汉代开始用   作燃料,并用来冶铁。②北宋时用   冶铁已相当普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③南宋末

2、年,我国开始用   冶铁。④明朝时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二、纺织业(一)丝织技术1、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学会  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  “丝国”  的称号。4、唐代出现     技艺,极具艺术神韵。(二)棉纺技术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      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2、元代      推广先进的工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3、元明时期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   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①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

3、料;②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③丝织品太贵重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成就是什么?6青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组高效导学案三、陶瓷业(一)、烧陶: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 时代手工业中的最重要的成就(二)制瓷地位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历程1、东汉晚期,人们已经能烧制成熟的   青瓷   。2、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 白瓷 ,是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3、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唐代   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成为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4、宋代,      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

4、地方瓷窑。5、元代承前启后,烧制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  时期。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7、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四、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一)、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农业相结合,产品多供     和     ,很少进入市场影响积极:对于稳定      起了一定作用,局限:但      落后,      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二)、官营手工业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到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评价积极: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技艺的提高局限:原料由官

5、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引起工匠的不满和反抗调整原因:      和      的发展表现:从征役制到      制,是生产关系的一大进步。(三)私营手工业兴起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原因:   的提高,      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兴起发展    以后更在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变化(经营方式)唐朝以前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唐宋以来商品化程度加深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方式有哪些?他们的发展概况、特点是什么?6青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组高效导学案【预习效果自测】1.(2010·乐山三调)《“

6、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品。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2.(2010·绵阳高三三模)中国古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A.商周铁器——唐朝瓷器——明清丝绸B.商周青铜器——唐朝丝绸——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朝瓷器——明清棉布D.商周玉器——唐朝漆器

7、——明清玻璃3.(2010·湘潭高三月考)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是()A.农本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所导致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点4.(宝安4月调研)明清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A.白瓷的烧成B.青瓷的烧成C.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