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ID:39803394

大小:458.6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7-11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_第1页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_第2页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_第3页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_第4页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1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一)溶剂提取法依据:化学成分的溶解性(极性)关键:提取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原则:相似相溶的原则,价廉、易得、无毒、安全等。提取方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2常用提取溶剂性能特点提取溶剂性能特点适宜提取成分提取方法强极性溶剂溶解范围广生物碱盐水穿透能力强苷类煎煮法易得、安全糅质糖类渗漉法氨基酸蛋白质3有些苷类成分的酶解有些脂溶性成分溶解不完全水提液易发霉、变质水溶性杂质多,过滤困难沸点高,浓缩困难4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可任意混溶)溶解范围广除多糖、渗滤法水溶性杂质溶出少蛋白质外浸渍法乙醇可抑制酶的

2、活性大多数回流法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化学成分连续回流法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均可溶解但有挥发性、易燃烧5甲醇溶解特点与乙醇相似,但有毒丙酮溶解性能同乙醇,但沸点低、易挥发,不常于提取溶剂;对色素溶解性好,常用于分离、精制。6亲脂性有机溶剂对化合物溶解选择性较强水溶性杂质少、易纯化连续回流法挥发性大、易燃烧回流法有毒、价格昂贵,对提取设备要求高苷元穿透力较弱,提取时间长某些苷类作为提取溶剂不常用游离生物碱。7乙醚bp.35℃,极易燃氯仿bp.61℃、d1.48,不易燃,毒性大对生物碱溶解性好苯bp.80.1℃,毒性大石油醚沸程30~60℃、60~90℃、90~120℃脱脂、脱色8(二)水

3、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挥发性成分(主要 是挥发油)的提取(三)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CO2-SFE)CO2-SFE: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介质的一种提取新技术。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Tc)、临界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流体。9特点: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如:密度与液体近似黏度与气体近似对很多物质有很强扩散系数是液体的溶解能力的100倍中药提取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10优点:1.临界温度(Tc=31.4)接近室温,热敏成分稳定.2.临界压力(Pc=7.37MPa)不高,易操作.3.本身呈惰性,与化合物不反应.4.价格便宜.11超临界流体萃取中药成分的主要优点

4、:1.可以在接近室温下工作,防止热敏成分的破坏或逸散。2.萃取过程几乎不用有机溶剂,萃取物中无溶剂残留,对环境无污染。3.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12二.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与精制方法分离依据分离方法分离原理或特点二相萃取法逆流分溶法(CCD)液滴逆流色谱法(DCCC)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液-液分配柱色谱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加压液相色谱法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快速色谱低压液相色谱(LPLC)中压液相色谱(MPLC)高压(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配系数(K)差异13溶解度差异溶剂沉淀法水提醇沉法(水/醇法)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醇提水沉法(醇/水法)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

5、质醇/醚(丙酮)法皂苷的纯化(除去脂溶性杂质)酸/碱法生物碱的分离纯化碱/酸法酸性成分(如苷元)的分离纯化试剂沉淀法钙、钡、铅盐沉淀法酸性成分的分离生物碱沉淀试剂沉淀法生物碱的分离纯化结晶及重结晶化合物的进一步精制溶解度差异14物理吸附(表面吸附)无选择性、吸附可逆、可快速进行,应用较多硅胶极性吸附剂氧化铝极性吸附剂吸附性差别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化学吸附有选择性、吸附牢固或不可逆、洗脱难,应用较少半化学吸附吸附力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吸附性差别15碱性氧化铝对酚酸类(黄酮、蒽醌)的吸附酸性硅胶对生物碱的吸附聚酰胺(氢键吸附)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原理(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分子筛原理(本身多孔

6、性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吸附性差别16透析法(半透膜膜孔的分子筛作用)凝胶滤过法(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超滤法(分子大小不同引起的扩散速度的差别)超速离心法(溶质在超速离心作用下沉降性的差别)蛋白质的脱盐精制蛋白、多糖的分离及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大分子化合物精制分离同上分子大小差别17离子交换树脂法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的分离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离解程度不同18常用色谱分离方法介绍:吸附色谱吸附剂分离原理吸附规律应用硅胶吸附原理弱酸性、极性吸附剂广泛(酸、碱及化合物极性越大、中性成分均可)吸附能力强(难洗脱)溶剂极性越小,吸附力越强氧化铝吸附原理碱性、极性吸附剂碱性、中性成

7、分吸附规律同上(酸性成分与铝络合)活性炭吸附原理非极性吸附剂从稀水溶液中富集微量物质吸附规律与上相反脱色(脂溶性色素)19聚酰胺氢键吸附酚羟基数目多,吸附力强能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力下降黄酮、蒽醌的芳香化程度高吸附力增强水洗脱力弱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原理非极性化合物易被非极性树脂吸附---糖与苷的分离分子筛原理 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吸附力下降(从水提液富集苷类)非极性树脂,极性小的溶剂洗脱力强21液-液分配色谱(分配原理)类型固定相流动相应用正相色谱水>BAW系统极性、中极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