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

ID:39803538

大小:265.61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7-11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_第1页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_第2页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_第3页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_第4页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基本知识之补虚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补虚药一、含义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二、分类虚证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就其"证型"概括起来,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类。补益药也可根据其功效和主要适应证的不同而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四类。三、功效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四、适应范围1.补虚药主治虚证。2.若配伍祛邪药,可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的证候,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五、配伍方法临床除应根据虚证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补虚药

2、外,还应充分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说来,阳虚者多兼有气虚,而气虚者也易致阳虚;气虚和阳虚表示人体活动能力的衰减。阴虚者每兼见血虚,而血虚者也易致阴虚;血虚和阴虚,表示体内精血津液的耗损。与此相应,各类补益药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和共通之处。如补气药和补阳药多性温,属阳,主要能振奋衰减的机能,改善或消除因此而引起的形衰乏力,畏寒肢冷等症;补血药和补气药和补阳药多性寒凉或温和,属阴,主要能补充耗损的体液,改善或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证候。故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辅而用。至于气

3、血两亏,阴阳俱虚的证候,又当气血兼顾或阴阳并补。此外,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六、使用注意1.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宣作蜜丸、煎膏(膏滋)、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如作汤剂,应适当久煎,使药味尽出。《医学源流论》说:“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颇有法度。个别挽救虚脱的补虚药,则宜制成注射剂,以备急用。2.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并无虚弱表现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误补益疾”。3.实邪方盛,

4、正气未虚者,以祛邪为要,亦不宜用,以免“闭门留蔻”。第一节 补气药一、功效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尤其善于补益脾肺之气。二、适应范围主治脾肺气虚的病证。1.脾气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甚或浮肿,脱肛,脏器下垂等。2.肺气虚,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甚或喘促,易出虚汗等三、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应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的补气药外,还须根据兼证的酌精配伍,如兼见阳虚者配补阳经,兼见阴虚者配补阴药。另外,气能统摄血液,补气又可以生血和生津,故临床治疗气虚不摄的失

5、血、出汗、小便不禁和血虚津亏等证,亦常使用补气药,或分别与止血、敛汗、缩尿、补血、生津药同用。四、使用注意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辅以理气药。人参 党参 太子参共同点:人参、党参与太子参三者皆味甘,归脾、肺经。均能补脾益肺(补益脾肺之气),生津止渴。同可用治:1.脾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常配伍白术、茯苓、炙甘草;2.肺气虚弱,咳嗽,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自汗脉虚等症,常配伍蛤蚧、核桃仁等药;3.气津两伤,气短口渴等症不同点:    人参甘微苦微温,又归心经,补益的力量强,善

6、于大补元气,为补虚扶正的要药,治疗虚劳内伤第一品药,凡气血津液不足之证人参均可使用。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急救虚脱和正虚久病重证的患者。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无论因于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病、大病所致者,单用人参大量(15~30g)浓煎服。若气脱兼见四肢逆冷,阳气衰微者,可配附子以益气回阳,即参附汤;若气脱兼见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者,可配麦冬、五味子以益气敛阴,即生脉散。  同时,人参又能安神增智,也可用治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常配伍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药。此外,对血虚证,气不摄血的

7、病证,以及阳萎证,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对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之证,可配伍解表药、攻里药,以扶正祛邪。本品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注意:①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均不宜同用。②服用本品不宜同时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补力。    此外,野山参补益的力量强,但货少价贵,临床少用;园参补力不如野山参,但药源充足,价格比较便宜,临床多用。高丽参较国产红参力强。生晒参、红参药力较强,其中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而

8、红参适用于气弱阳虚者;糖参功同生晒参而药力较缓;参须药力最缓,尤宜于虚不受补者,且价格较便宜。党参味甘性平,益气生津之功与人参相似而药力较缓,为补中益气的良药,并能养血。多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不足,肺气亏虚,气津两伤,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以及气虚外感、正虚邪实之证。    在一般的补益剂中多用党参代替人参。但党参没有大补元气之功,治疗气虚欲脱不能用党参代替人参。注意:党参反藜芦,不宜同用。太子参甘微苦平,补气之力不如党参,生津作用较党参为好,为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常用治病后气津两伤,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