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ID:39806524

大小:685.6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7-11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_第1页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_第2页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_第3页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_第4页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主要开拓巷道沿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主要开拓巷道垂直矿体走向的位置选择保安矿柱的圈定辅助开拓巷道1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本章基本内容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掌握地表移动带的圈定方法及有关概念;◆2、掌握主溜井用途、形式、参数的选择及其布置。2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地表移动带的圈定方法;主溜井的参数的选择及其布置。重点地表移动带的圈定方法及有关概念;主溜井用途、形式、参数的选择及其布置。难点金属矿床地下开采3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第一节主要开拓巷道

2、类型的选择选择的依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条件。第二节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1、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基建与生产费用小;不留或少留保安矿柱,以充分利用地下资源;有方便、安全和布局合理的工业场地;井巷的掘进、使用安全可靠。金属矿床地下开采2、影响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选择的因素1)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2)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3)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4)矿山岩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金属矿床地下开采5)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使地表地下总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6)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筑物不受

3、山坡滚石、雪崩和山崩等危害;7)井巷出口位置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1米以上以免被洪水淹没;8)井筒或平峒位置应避免压矿并位于岩层移动带以外,距地面移动界限的最小距离为20米,否则应留保安矿柱;9)井巷出口位置应有足够的工业场地,以便布置建筑物、构筑物、调车场、堆矿场地和废石场等,同时尽可能不占和少占农田;10)改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充分利用。5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金属矿床地下开采3、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选择的步骤1)主要开拓巷道垂直矿体走向的位置选择:圈定最终开采岩层移动带,初步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在地表岩石移动带以外安全距离的允许位置。2)主要

4、开拓巷道沿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按地面运输费用与地下运输费用总和为最小的原则基本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在沿矿体走向方向上的最有利位置。3)结合地表地形、工业场地的布置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具体位置。4)打检查钻孔,进一步查明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工程地质情况(主要针对竖井)。6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第三节主要开拓巷道沿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1、原则:沿走向布置井筒时,应着重考虑矿石总运输功量小,运输费用最低。金属矿床地下开采2、运输功:矿石重量和运输距离的乘积,用t·km表示。运输功最小的井筒位置是在两侧矿量相等的中点上。它有三种情况:(a)规则矿体;(b)不规则矿体;(c)不规则分散

5、矿体。对于规则矿体,若采用侧翼开拓,平均运距为1/2L,则运输功为:A侧=Q×1/2L=1/2QL(7—1)7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金属矿床地下开采8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若采用中央式等翼开拓,井筒左边矿量运距长L/2,往返平均运到中点的运距为L/2×1/2=L/4;右边的运距同左边,矿床矿石总运输功为:A中=(L/4×Q/2)左+(L/4×Q/2)右=1/4LQ(7—2)对比(7—1)式和(7—2)式,可以证明井(硐)位置偏离矿量中点运输功都会增大,侧翼开拓井下运输功最大。因此,矿量中点是运输功最小的井筒位置。矿量中点应符合下式要求:Q左=Q右(7

6、—3)※对于单一矿体,矿体形态规则,厚度相等,矿量中点在矿体走向长度的二分之一上。9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对于不规则矿体,将矿体划分为矿块,分别计算各矿块的矿量,并将矿量投影到阶段运输平巷的轴线上。然后从矿体的两翼开始,将矿块的矿量分别相加,即可求得矿量中点,计算方法如下式:※对于多矿体及分散矿体,以各矿体(或矿段)的运输巷道与主运输平巷的交点为该矿体(或矿段)的矿量中心,然后用(7—4)式的方法计算矿量中点。如图中Q15、Q16、Q17三个矿块的矿量,同时移到Q7点上,然后用(7—4)式计算矿体矿量中点,确定井(硐)沿走向方向的位置。金属矿床地下开采Q1+Q2

7、+Q3+……=Q14+Q13+Q12+……(7—4)10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第四节主要开拓巷道垂直矿体走向的位置选择1、移动带和崩落带移动带:地表出现变形、位移的范围。崩落带:在地表呈现裂缝的范围。危险带:崩落带加移动带的范围或者说移动线所控制的范围。※形成移动带和崩落带的原因:随着地下矿石的采出,在地下形成一定数量的采空区,由于采空区周围的岩层失去平衡,在围岩应力作用下引起采空区周围的岩层逐渐发生变形、片落、移动和崩落,移动和崩落发展到地表,则地表出现下沉、陷落和移动。11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2、移动角和崩落角移动线:在垂直走向的矿体横剖面上,

8、从地表移动带的边界至开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