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古董收藏

论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古董收藏

ID:39808198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1

论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古董收藏_第1页
论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古董收藏_第2页
论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古董收藏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古董收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古董收藏中心思想  收藏对国家而言是传承历史文化,对个人而言则是精神享受和素质的提高,当然,也还有保持增值的作用。  古陶瓷是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艺粹网的收藏者还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通过收藏为社会作出贡献。  理念动机  通过在艺粹网等的一些调查报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古董会增值,我收进去,过一年或者几个月以后最好翻几番。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急功近利;就是今天买了,马上要叫它变为自己的一种利益。一种是全面开花;就是收藏古陶瓷的种类非常多,从原始社会

2、新时期的陶器到民国瓷都有,古陶瓷的内涵很丰富,收了太多,鉴别能力却跟不上。三是捡漏心态;在艺粹网很多人去淘宝,如果十年前,可能还能捡到漏,现在收藏如此普及,是很难得到宝贝的。  艺粹网认为,收藏古陶瓷不能争功近利,要有科学的收藏理念,才是最佳的。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的3次全省性鉴宝活动中,很少碰到有科学收藏理念的收藏者。  大家在进行古陶瓷收藏时,可以去艺粹网里面对照一下自己到底是属于什么收藏类型。不能说这里面哪一类型特别好,但我是不大赞成捡漏型,因为现在漏市是没什么好捡的。实际上,很多正规的文物商店都有很好的文物,甚至拍卖行

3、也会很多好东西,可大家偏偏视而不见,宁可到市场上去捡漏,甚至捡了假的还沾沾自喜,乐此不疲。我们要首先明确收藏的动机。  经验技巧  古陶瓷收藏的类别,可以分综合性、专题性、题材性、工艺性、专题加题材性。综合性面最广;专题性可以按照窑口收藏,也可以的按照某一个断带收藏;题材性根据古陶瓷上画的花鸟、山水、人物种类收藏;工艺性按胎装饰和釉装饰收藏,胎装饰又有贴花、印花、划花、堆塑,釉装饰又可分为单色瓷(点彩、绘彩)和彩色瓷(五彩、斗彩、粉彩),元以后的青花和彩瓷就是彩色瓷;专题加题材性的,比如一些陶瓷专店,就专门收藏清三代人物罐,清三代是专题的,题

4、材就是人物罐,这样收藏有个好处——很专,这样收一般很难碰到假的,收的时间长,也就有经验了。所以艺粹网也建议广大初学者还是学单一的比较好。  收藏建议  对于藏品真假的识别,传统的方法是目鉴,就是用眼睛来鉴别。首先要看这个器型,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造型;其次看釉彩,釉很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第三个就看工艺,古陶瓷先要看底部,是圈垫的还是垫饼、匣钵的,有没有芒口,每一类瓷器有它的特殊的工艺;最后是看窑口,很多瓷器窑口太多,比如青瓷,在浙江和在陕西,都是不一样的窑口出来的。同时,我们也要大力提倡用科学仪器来鉴定,配合我们的眼睛来鉴赏。这样的鉴定就比较科学

5、。即使是浙江博物馆,长期以来也在社会上不断地增加一些古陶瓷,吃不准的东西也会用科学仪器来鉴定。民间也有一些土办法,比如浸在水里或者用火加热,或者用硬币来刮一刮,看看有没有破损修补的。艺粹网特别强调的是信息收集。现在的鉴定,不是光靠高科技和传统的一些经验可以完成的。在信息时代,信息的掌握至关重要。现在有些仿古瓷器,怎么测都测不出来的也有,高仿的水平很厉害。初学者应该先易后难。从收藏单色瓷和彩绘(多色)瓷的角度来说,先易,指的是北宋以前的高古瓷相对要好认一点,比如越窑、邢窑、定窑、耀州的瓷器,比较容易掌握,但高仿品也已经有了;多色瓷从清三代的这一

6、段开始入门,然后承上启下这样去收比较好。因为康熙时瓷器比较成熟,你在一个中间点介入进去可能容易一点。  后难,在单色瓷里我觉得龙泉窑难度较大,因为釉多元配方,釉的色差变化多;还有汝窑、景德镇窑(青白瓷)等等。彩绘瓷难度比较大的,有元青花,很有挑战性。  总的来说,凭艺粹网经验认为粗瓷难仿,;近古精瓷价高者多仿,十分逼真。初学收藏古陶瓷者应该从本地瓷入手,器物收藏与瓷片标本并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收藏。而收藏古陶瓷有规模者,要注意系统性和精品意识,要专业,也要有组合,有条件的应该办博物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