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名家之王佐良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

ID:39816377

大小:2.1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12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_第1页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_第2页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_第3页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_第4页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译名家之王佐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andforability.Theirchiefusefordelightisinprivatenessandretiring;forornament,isindiscourse;andforability,isinthejudgmentanddispositionofbusiness.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王佐良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

2、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廖运范学习可以作为消遣,作为装点,也可以增进才能。其为消遣之用,主在独处、归休之时;为装点,则在高谈阔论之中;为才能,则在明辨是非、深谋远虑之间。------孙有中翻译名家——王佐良王佐良爱国情怀翻译启示人物评价生活启示生平简介王佐良爱国情怀翻译启示人物评价翻译之路学习方法生活启示生平简介生平简介1916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爆发后,随校迁往云南昆明,即西南联大。1940年与徐序女士结为伉俪,后有二子一女。1947年秋考取庚款公费留学,入英国牛津大学读研。1949年9月放弃

3、去法国留学机会,回到北平。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直至去世。1995年1月15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后葬于万安公墓。生活上为了积蓄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他在青年时就喜欢打网球、爬山、游泳等多项体育活动,直到年近七旬,还可以时常骑车外出。晚年,他积劳成疾,患有心血管疾病,又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腿脚不大灵便,但他依然壮心不已,一惊人的毅力克服着病痛带来的种种不便,更加发奋工作。他曾说过:“年愈古稀,还能工作,可以说是我的福气。我总是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多做些贡献,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快乐。”爱国情怀“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数都和我一样,急于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记得当时帝国主义

4、对大陆实行封锁,从香港乘船到大陆有一定的风险,但即便是那样,我们也下决心要回来。说实在的,当时要留在英国也不是不可以的,而且生活也会很不错,但我们从未想过要留下,从留学一开始就认为回国是天经地义的。”“年愈古稀,还能工作,从一个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我的福气,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也是不得已。我总是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多做些贡献。尤其对我们来说,耽误几十年的时间,就特别想把损失的时间尽量补回来。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快乐。”中学就读于教会学校,该校几乎所有课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这使他在中学时代就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学生时代的王佐良已显露出不凡的文学才华,他从中学时代起即已开始了写作生涯。在

5、牛津大学期间,广泛涉猎了英国古典与现代文学的方方面面,大量英文版原著,尤其对英国诗歌和诗剧感兴趣,这为他日后的英国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翻译之路王佐良在翻译方面的最初尝试开始于1940年在西南联大任助教期间。其中,《诗人与批评家艾里奥特》一文,曾分章节载于《大公报》和《益世报》上,开创了国内研究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之先河。王佐良在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生时期,撰写的学位论文《约翰·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成为该校编印的英国17世纪诗剧研究丛书之一。此书将历来十分枯燥的考据内容写得生动感人,“它风格清新活泼,作者自始至终不失其幽默感,而且列举了许多有关所论时代的演出、研究和审美时尚的生动实例”

6、。这种写作风格在他后来的他其它文论中均有体现和发展。王佐良对韦勃特的文学声誉的研究赢得了自己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的声誉。回国后,繁重的教学科研与行政工作使王佐良只能利用假期时间从事文学翻译,他谦虚地自称为“一个业余翻译者”,但翻译了为数可观的英语经典诗文和散文。1958年,王佐良与巴恩斯(A.C.BAOMES)合作完成了中国话剧的经典作品--著名剧作曹禺的《雷雨》全剧剧本的英译工作。他用生动、地道的英语准确地表现了剧中各角色的个性,出版后受到行家的一致赞扬。王佐良之翻译观王佐良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这里所谓“了解”,他指出不是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

7、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而且了解得越细致、越深人,越好。因此,很多人学英语学到一定程度,口语还是不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不是语音、语法、词汇的问题,而是教育程度不够,文化教养不够。具体到翻译,他认为,译者的第一个困难是对原文的了解。虽然人类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无论怎样难的原文,总有了解的可能,这也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原文中也总含有若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