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种类及对敷料的要求()

伤口种类及对敷料的要求()

ID:39823052

大小:18.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2

伤口种类及对敷料的要求()_第1页
伤口种类及对敷料的要求()_第2页
伤口种类及对敷料的要求()_第3页
资源描述:

《伤口种类及对敷料的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题目:伤口种类及医用敷料应用新进展学生:谢娜指导教师:李英2015年10月14日伤口种类及医用敷料应用新进展摘要:本文通过对伤口种类的分类、医用敷料的种类及特征、伤口对于医用敷料的选择的描述。意在为以后伤口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方法,以更好服务患者。关键字:伤口种类医用敷料应用进展随着对伤口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伤口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伤口敷料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新型敷料是一类重要的医用纺织品[1]。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伤口复愈的原理和伤口护理过程

2、的理解,许多新型的材料已大规模地用在医用敷料的生产中。各种伤口对于医用敷料的需求是不同的,本文对不同类型的伤口在新型敷料选择上的要求阐述如下。1.伤口的定义及伤口的种类伤口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伤口的种类伤口种类颜色伤口的特征干燥型伤口黑色伤口上覆盖着一层干燥的伤疤,流出液很少湿润型伤口黄色伤口一般在发炎过程中,而且产生的渗出液很多肉芽型伤口红色

3、伤口处在伤口愈合的最后阶段,红色的新皮肤已开始形成。表皮化伤口粉红色一层粉红色的表皮细胞覆盖,伤口已经基本痊愈。感染型伤口绿色伤口一般产生很浓的气味及具有很高的渗出液。2.医用敷料的种类及特征敷料的种类及特征敷料的种类相应的特征举例(具体产品)被动型敷料被动覆盖伤口和吸收渗出液出物,为天然纱布,棉垫等伤口提供有限的保护作用。相互作用型敷料敷料与伤口之间存在着许多形式的相薄膜敷料互作用,如吸收渗出液,保持气体的泡沫敷料交换,从为愈合制造一个理想的环境,水凝胶阻隔性外层结构,防止环境中的微生水胶体敷料物侵入,预防伤口交叉感染

4、等。藻酸盐敷料生物活性型敷料自身具有活性或能促进有活性物质及生长因子敷料杀菌的银离子释放,从而使伤口愈合银离子敷料速度加快。3.伤口对于医用敷料的选择3.1缝合伤口。选择薄膜类敷料粘贴,一边观察、保护以及促进伤口愈合,5到7天换药一次。3.2黑色的干燥型伤口。清除坏死组织是伤口愈合的重要第一步,当患者的自身条件较差不宜用外科清创时,可使用水合或保湿敷料(如水胶体敷料)水合溶解非存活组织,清创彻底,过程较慢,但患者无疼痛。3.3黄色的湿润型伤口。首要是要去除伤口上的脓体,所以医用敷料在选择上必须有很强的吸收性(如泡沫敷料、

5、藻酸盐敷料)能对渗液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在伤口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还可控制水份的吸收和蒸发。3.4红色的肉芽型伤口。选择脂质水胶或水胶体敷料如安普贴等与透明贴并用,以保护创面愈合,5到6天换药一次。3.5急性感染渗液较多的伤口。可先用抗生素溶液冲洗伤口,后用银离子敷料外加泡沫类敷料,以控制感染,吸收渗液,促进伤口愈合,2到3天换药一次。3.6慢性感染的伤口。如慢性溃疡、糖尿病足、多发溃疡、压疮等,选择藻酸盐敷料或水凝胶作空腔填塞敷料,覆盖水胶体敷料或透明薄膜类敷料,以溶解坏死组织,吸收渗液,促进肉芽组织及表皮细胞的生长,

6、3到4天换药一次。3.7脂肪液化伤口。拆除液化伤口皮肤缝线,敞开伤口,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及周围皮肤2~3cm,用无菌纱布擦干伤口,创面凹陷或有潜行渗液多者用美即爽填充,渗液少或干燥者表面涂美诺佳,以保持切口湿润环境,促进切口肉芽生长;创面浅平者根据创面大小和渗液情况选择合适的美皮康敷料直接外敷在切口上根据渗出物多少更换敷料,一般2到5天更换1次,切口渗液多时每天换药1次,以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适当延长换药时间,每周1次[2]。3.8其他。烧伤创面选择银离子类(纳米银)敷料,肉芽水肿、出血选择藻酸盐类敷料,腐臭伤口选择含碳敷

7、料等[3-5]。4.小结新型敷料种类繁多,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敷料具备所有理想特点和适用于伤口创面的各个阶段,也没有任何方法或敷料适合所有伤口[6]。不同的伤口对于新型医用敷料的需求是不同的,在使用医用敷料之前需对伤口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病例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多种措施,科学合理地应用新型敷料也尤为重要[7]。所以伤口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专科护理在国内才刚起步护理人员基本是通过临床实践自己总结经验不但花费时间较多而且不利于护理人员治疗体会和心得的共享,因此建立正规的伤口治疗学校对伤口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以此搭建伤口护士

8、的交流平台才能真正推动伤口治疗工作的不断发展[8]。参考文献[1]Ed.S.Anand.ProceedingsofMedicalTextiles96.Cambridge:woodheadPublishingLtd,19972黎俊红,霍顺兴,陆奔,等.新型敷料在治疗难愈性切口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