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ID:39825529

大小: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2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_第1页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_第2页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_第3页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_第4页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一、阅读教学的界定什么是阅读教学?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观点。这段话说出了阅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里,“阅读”与“阅读教学”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一句是教学目标,后一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所谓个性化阅读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自主地读书,自主地去与文本进行沟通,自主地进行心灵的碰撞。因此,阅读教学中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的。还应当指出的是:个性化创造性

2、阅读并不能排斥合作。相反,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反而会互相启发,促进学习,应该积极提倡动态的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二、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语文课标》中已明确的规定,但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具体要求如下:1、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学生默读,养成习惯,具有一定的速度7诵读:主要强调诵读的过程,诵读中的体验,领悟和积累2、精读:目标分解为阅读与理解等多个方面略读:定位于“粗知文字大意”的快速阅读浏览:定位于“查找、收集信息”3、词语教学:是从“积累”与理解两个方面提出要求的4、阅读与理解的一

3、般要求。从感受、分析、理解、评价几个方面突出阅读主体的地位,突出体验性、过程性目标。从“体会”“揣摩”“领悟”“讨论和交流”“体味”“推敲”“共同讨论”等用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标准的指向性。5、文学作品的阅读。突出强调了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而不是引导学生用手术刀去解剖作品。6、科技作品阅读。除了一般地阅读要求之外,还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7、文言诗文的阅读。主要强调诵读和积累。8、积累与课外阅读。提出积累词语、成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优秀诗文的要求。三、阅读教学设计

4、的基本原则阅读教学的实施至少要遵循以下几条:(一)阅读教学应当以不断地构建话题为导引。什么是话题呢?“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不一定非有“话题”7不可,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情况就不同了。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没有话题对话就会演变成漫无边际的“侃大山”。从阅读的本身来说,话题也就是通过阅读活动所根解决的问题。整个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产生问题而不断求解的过程。(二)阅读教学应当以层进的阅读为主要手段。1、读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各种读的内涵见p152-----153)2、读的层层推进①从快速整体认知走向正确、连带

5、的朗读。②从读得正确、连贯走向有感情地朗读。什么叫读后有感情呢?简单地说:就是在通过朗读了解与把握文章的内容、意思或道理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这种情感通过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简单说就是通过读的速度与声音的高低来实现的。层层推进的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③从有感情地朗读到体悟文章背后的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第一阶段是:初读认知。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由慢到快、由断到连的反复练习,在借助汉语拼音的条件下辨认课文中的生字,并逐渐把一个个独立的汉字连辍成词语、句子、段落、篇章,最终达到对整篇课文正确连贯地朗读。7第二阶段是:精读感悟。它首

6、先要求学生通过诵读逐渐融入自己的领悟和情感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表达出来,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并在诵读的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四、阅读教学的操作流程大家知道,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万应灵丹,但符合基本原理的模式还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以两个课时最基本的操作流程介绍如下:第一课时第一版块:调动学生已有的相似块与文本碰撞,引发阅读猜想,形成阅读期待。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根据课文题目,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与期待。一般可以分成分步进行:第一步:读读课题,想一想,哪些词语的意思你是明白的,哪些是不太明白的?第二步:看看课题,想想看,你有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会

7、怎么写等等。第二版块: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操作可分两个层面进行:首先是通过学生自主地通读全文,去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第二个层面是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慢到快、由断到连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首先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流利即是指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不破句、不唱读)。7第三版块:调查、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关于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